凌玲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行,在教學目標上,我國教育越來越注重對教育流程的控制而非單純對結果的監測,在這樣的時代要求下,創新教育模式,開展新型教學活動對于教育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而當下一種較為流行的教育模式就是對于教學氛圍的把控,通過氛圍打造,讓學生有較好的代入感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這個過程中,一種打造“家文化”氛圍的教學模式逐漸興起,這成為了教育研究中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 家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130-01
1.基于小學數學小組建立“家文化”學習的意義和優勢
說到家,幾乎所有人都有著深刻的理解,而“家文化”正是基于家庭的一種文化教育模式,在“家文化”的氛圍中,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首先是家庭成員對于家庭的無私貢獻,為了家庭的強大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奉獻精神,然后是家庭交流的高效性,在平等的基礎上,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就是家庭的獨立性,每個家庭內部按照自己的發展模式進行,不會受到其它家庭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其具有一定的交流優勢和穩定優勢。而當下,有一種較為流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方法,從運作關系上來看,它具有較好的“家文化”的關系雛形,小組分組人數本身可變,組員與組員之間平等交流,小組和小組之間獨立運作的模式較好地契合了“家文化”的基本交流環境。因此在小組本身的特點上展開對“家文化”交流環境的打造,可以進一步提升組員之間的關系,增加組員之間的交流效率,實現和諧課堂的打造。
在小學數學活動小組的學習中推行“家文化”環境氛圍的打造,對于新型高效課堂的實現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符合當下社會提出的新課堂的要求,再有基于當下學生基本都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的現狀,通過“家文化”課堂氛圍的打造,可以很好地彌補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尤其是手足關系上的缺失,所以說打造“家文化”的分組學習的課堂,這不僅關系到孩子的知識學習,還從感情上影響到孩子一生的發展。
2.在當下小學數學課程上推行“家文化”的難點所在
(1)經驗不足、缺乏指導。在教育中推行“家文化”的概念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概念性課題,在具體的推行上還非常缺乏理論的支持和實踐的經驗支持,在大框架下要展開相關的教育工作還存在較大的細節上的實施難題,如何從教育角度理解“家文化”的理念,如何將其融合到現代教育中,如何把握其融合的“度”都是面臨的問題所在,所以要在小組合作教育中具體推行“家文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學生理解不夠深入,無法正確把握概念。從小學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來看,小學生對于外界新知識新概念的接受能力還十分薄弱,所以對于“家文化”的理解還存在很多問題,在具體的課堂開展中,哪些是符合“家文化”需求的做法學生難以理解,教學主體對于教學本身的認知難題更加讓“家文化”在教育領域中推行難度加大。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中認識學習“時、分、秒”,學生不容易聯系到生活實際,無法理解時間與時刻的關系,以及不同時間單位之間的轉化和過渡,這和家庭的教育與引導有很大關系。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時間觀念,是引導他們愉快生活和學習的基礎。
(3)數學課程本身偏向邏輯,交流難度較大.從數學課程本身的思維方式來看,它是一門偏向于邏輯的學科,這不太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其本身的表述難度較大,偏邏輯的課程特點讓其與文化為思想主體的“家文化”存在較大的溝壑,加強兩者聯系的難度偏大,這讓“家文化”在數學活動中的推行遠大于其它學科。
3.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家文化”中的運用
(1)加強小組合作,注重構件知識體系,實現“家文化”與數學課程整體的融合。如果考慮在數學的邏輯思想中融入偏文化性質的“家文化”,那么其難度自然較大,但是如果考慮構建數學體系知識,在數學體系知識中融入“家文化”的概念,那么這在推行上難度自然要相對較低。在具體的推行上,教師可以先在備課時完成相關的分組設計和教學流程設計,在分組上,注重小組整體之間的實力均衡性和學生的交流效率,在教學流程設計上,結合小學課本本身的多概念性特點從知識概念交流的角度加強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
(2)注重對小組學生之間關系的把控,搭建更和諧的數學交流環境。“家文化”在數學小組中的應用目的應該是打造和諧有序的交流環境,實現小組成員之間交流的高效性,因此積極對數學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情況做出評價和微調,這符合“家文化”高效和諧基本的教育理念。
在進行數學小組教學交流時,教師要善于加入到學生的交流小組中,了解學生的交流難題,比如對于某一個概念性的問題難以達成一致理解,教師要善于發覺其中的根源所在,比如是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好存在一定的排斥降低了交流效率還是學生之間的思維方式有較大出入,讓理解本身就不是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以上問題,無論是哪一種,都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關系協調或者小組成員之間的微調來完成高效小組的構建,在此基礎上,推行和諧有序的“家文化”小組構建就會更加輕松。
(3)總結經驗,及時交流反思.根據當下我國的數學課程的“家文化”的應用經驗和理論支持還存在不足的問題,教育工作者之間總結經驗,相互扶持交流,建立更完善的理論體系,這對于教育界整體水平的提升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政府加強相關支持體系的建立,比如建設課堂經驗交流平臺,為教師之間提供更便捷有效的交流手段,這些措施可保證在后續的數學課堂中“家文化”的應用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韋廷彥. 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B版,2013,(8):21-22.
[2]李菊花.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2,(5):172.
[3]彭明會.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研版),2014,(12):296-296.
[4]馬學林. 漫談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