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元
在現在社會的交際活動中,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凸顯出它的重要地位?!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迸囵B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實現語文交際工具最突出的要求。因此口語交際對語文學習起著很大的作用。一個人要想學好語文,應該從學會口語交際開始,口語交際是學習語文的第一道門檻。在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幾乎是時時處處伴隨著我們。在生活、工作快節奏的今天,那種靠書面語言交流的場合將會大大減少,而代之以口頭語言。口語交際如此重要,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和落實,并非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那么美好。許多學校把它當作教學的附庸,課堂的點綴。綜合性學習中的口語交際,很多教師更是忽略而過,或者只是提一提,說一說,應此,學生聽知和表達能力很差,他們不能迅速而準確的領會聽知材料,說起話來,常常無話可說,詞不達意,羅嗦重復。
那么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低年級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煥發活力,讓“說”之花處處開放。我認為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興趣,而要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教師必須積極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引發學生思維的“引爆點”,激發其發表的欲望。
一、創設聽說互動的交際情境
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選擇他們喜愛的事物為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口語交際中,談話內容直接影響雙方的談話情趣孩子會把對事物的喜愛之情遷移到對交際的喜愛上。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會被某些外在的新異現象所吸引而產生直接興趣。所以,教師應做有心人,要時時留心觀察學生,當學生受到外來影響而興奮或產生感情共鳴時,教師應趁熱打鐵,抓住時機進行交際訓練。由于捕捉了時機,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于是他們會把話毫不費勁地說得既完整又通順,從老師“要我說,要我聽”變成“我要聽,我要說?!弊寣W生放飛想象盡情說。
如《小鷹學飛》這篇課文的結尾,說到“小鷹抬到看看,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如果你是小鷹,你會想些什么呢?你以后又會怎么做呢?”這個問題把學生帶入了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正在學習飛行的小鷹,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后暢所欲言,在學生把自己當成小鷹說話的同時,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創設貼近生活的交際情境
教學中應著力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為學生口語交際構建了必要的環境與氛圍,也為口語交際活動回歸生活、應用于實踐創造了條件。例如《學會作客》一課,作客正是小學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應該說,學生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其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還原“生活”,否則岸上學游泳終為繡腿之功。
在這堂課中,我首先利用課本“情境圖”創設交際情境,為學生逐一提供了四個場景,而這四個場景都是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近、相似的到別人家作客的“交際情境”,這種與實際生活相似的交際情境,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因此,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被激發出來了。其次,根據“情境圖”,表演展現交際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表演,為學生主動參與口語交際創設了一個逼真的交際情境,從口語交際的教學實踐來看,表演是比較容易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學習情境的,這樣學生就會懷著濃厚的興趣,帶著飽滿的情感,走進“交際情境”,去做進一步體驗。此環節激發了學生的交際熱情,讓學生一直在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學習,同時嘗試了合作學習法。課堂上始終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通過找伙伴共同表演,我跟你說,你跟我說,互相幫助,互相啟發,鼓勵學生在交際實踐中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最終獲得成功的快樂。也有利于進一步端正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三、借多媒體創設課文中的交際情境
在閱讀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不可能僅停留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對白與簡單表達中,更應注意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增強口語交際的操作性,以強化訓練效果。
如對于寫景的課文,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課文內容開展“當當小導游”活動。即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理解,自編解說詞,借助掛圖或課件向其他同學介紹課文中的景點,并向回答其他同學對景點的有關內容詢問,在有趣的“游覽”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針對課文的重點,我用多媒體著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表達能力。如在教學《黃山奇松》時通過多媒體教學聲像并茂、視聽結合,能以直觀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陪客松”時,創設情境,想象能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還能培養學生不受制約、縱橫思考的習慣。錄像中迷人的黃山風光,優美動聽的旋律,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學生暢所欲言的愿望。這時我讓學生充當導游,向來這游覽的旅客介紹,學生仿佛成了黃山上的“陪客松”,聲情并茂地為人們介紹著迷人的黃山風光。此時學生揚起了想象的風帆,開啟了思維的閘門,情緒高昂。課堂教學達到了“任情感激蕩,任思維涌動,任想象飛翔”的高潮。
四、引用社會活動創設交際情景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口語交際訓練不能局限于課堂上,更應在課外有著更廣闊的天地,教師宜利用各種有效機會對學生的口語交際進行知導訓練。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實踐。積極開展各種社會交往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還可以在校內開展模擬社會活動。
如模擬在“銀行”、“餐廳”“小小展銷會”活動中當“售貨員”,向“顧客”介紹、推銷物品;我和學生將教室的講臺布置成一個小小的文具店柜臺,孩子們拿出心愛的文具作為零時的商品,并制作了每件商品的標價,參與口語交際的學生一方扮演店員,一方則充當顧客。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情境創設,但在訓練中學生卻有身臨其境之感,“店員”熱情地介紹每一款文具,根據“顧客”的需要進行大力推薦,而“顧客”根據喜好選擇文具,向“店員”詢問商品的性能,并對價格進行商討。在學生而言,參與口語交際的雙方在你來我往的一言一語,一問一答中順利進行了交流。在教師而言,情境的創設無疑給學生搭建了自然交流、真實溝通的平臺,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這樣模擬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進行實際的交往活動打下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痹诳谡Z交際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謂“條條道路通羅馬”。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方法,要逐步培養學生樹立“動口即是練說時”的觀念,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努力消除學生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使學生饒有興趣的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這樣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口語交際之“花”就會遍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