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通沐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對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不管是過去還是現階段都是一線教師一直在探究的問題。那么到底怎樣才能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效果呢?這就需要我們先對影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有較清晰的認識,并針對這些因素制定對應的教學改進措施,以進一步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目前課堂教學是教育的基礎教學組織形式,也是老師教學各種知識以及學生獲得知識的雙向交流過程。很多學生歷史知識掌握的不好,在于歷史課堂上感覺到枯燥無味,那教師應該怎樣高效的運用課堂的四十五分鐘,把歷史課堂講得栩栩如生實現舉重以明輕,把有難度的問題簡單的羅列出來,以提高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獲得知識的密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與學習效率,有利于為我們歷史教師仔細探索研究的課堂教學改革問題。
一、不利于高中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原因
(一)教學觀的因素
我們說的教學觀為教師對教學要求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還有想要達到這種教學目標原因的一種認識。我們聚焦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來說,即對什么是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還有要實現歷史教學有效性原因的一種認識。它不只是作為教師對歷史課堂教學的一種希望,而且也是歷史課堂教學的指引方針。我們如果以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認知視角來觀察,即為要達到某種教學效果而要教的一種思想觀念,同時也可作為教學效率的思想,明確教學投入與教學產出之間的關聯。
良好的歷史教學最重要的在于教師的教學行為,歷史老師的行為是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利用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的結合,以上這些全需要把教學觀作為前提基礎,所以想要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那么就應該首先要升級和更新歷史教師的教學觀。
(二)教學設計的因素
在一線教學的老師都有這種想法,在高中歷史教學里教師的角色定位應是課堂教育的開發設計者,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施選擇與之對應的教學材料,可以通過利用溝通等措施滿足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獲取需求。當學生在歷史課堂學習中有不懂的問題時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以解決困惑,同時也要依根據學生學習歷史的實際情況實施比較全面的評價,以便對學生的歷史學習給出適當的建議。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里,工作在一線上的教師會看到千篇一律的教學內容,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產生的效果有部分差別,例如部分教師會在課堂教學前對所教內容進行處理,這樣就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又有部分教師通過課堂講解后讓學生感覺復雜難懂,有的課堂學生感覺充滿趣味,有的課堂學生感到無聊,這都是教學設計能力不同造成的。因此歷史老師應該首先把思想進行轉變,多對歷史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和探索。
二、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教學措施
(一)主張研究性學習
我們鼓勵研究性學習形式,在課堂中激勵學生通過自己在實際的研究活動中深入理解歷史學科,以激發他們對歷史的興趣與熱情,加深與擴大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范圍,進而能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也加強提升了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性學習不是真正讓學生去做科學研究,它所注重的是學生對課堂實踐研究過程的一種感受與體驗。因為各個學生個體文化知識是相當有限的,了解的知識不能解決和處理一些問題,所以要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收集足夠多的資料進行資源共享。他們會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消化吸收資料的過程中體會到研究的快樂,從而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展現歷史的魅力
在課堂教學里面要對歷史中存在的美進行展現,目的就是利用這種歷史中的“美”激勵學生、改變學生對學習歷史的思想,以充分達到歷史的教育目的。之前人們在對世界進行重新構建產生了不一樣的見解,同時也流傳下來了非常多的擁有藝術色彩的珍品,這在高中歷史學科里面文學藝術史就有很好的體現。如秦始皇陵兵馬俑里面每個人物的面部表情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在有明顯區別的情況下刻畫的十分逼真;還有十分雄偉的萬里長城,他們是為抗擊匈奴而建造的,在他們身上發生過很多的英雄事跡等。這樣擁有“美”性質的歷史知識,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里面,不能僅僅只是把他們作為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記憶,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教學里面重視指引學生采用藝術審美的特點去觀察其中隱藏的文化以及各種思想,進而能促進學生學習古人的智慧,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對歷史的熱愛,即才能真正體現歷史教育的作用,同時也能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講解過程中不要忘了結合幽默風趣的講授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和自主學習,并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促使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一個由淺到深的思考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達到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明顯的提高,教師需要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同時是主要的責任人。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是教師極具創造性的一項任務,有效的歷史課堂學習對學生而言也是對生活的一種親身感受,這不但不會使學生有太大的學習壓力,還能提高其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在新形勢下努力投入精力并要想法設法的提高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從而擔負起自身教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鮑曄明.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6,(11):18-19.
[2]馮德義.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3):20-20,21.
[3]張建成.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110-110,111.
[4]皮桂寧.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教學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