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孫子秀
俄羅斯和中國是21世紀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發展雙邊合作的最大世界大國之一,這種合作的基礎是在上個世紀奠定的。今天,在許多領域的合作繼續發展和深化。現代外交政策條件下合作的主要領域之一是文化和教育領域的合作,兩國合作的語言方面在這里尤為重要。外交政策的語言方面作為“軟實力”的工具之一的選擇,可以解釋為今天世界對中華民國的興趣以及這個國家的文化和語言特征的增加。這是因為近年來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成功,并且現階段也成為了整個國際關系的主導力量。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但漢語現在在世界重要語言當中,已逐漸成為一門很值得世界人們去學習的一門語言,漢語有廣泛性、適用性、趣味性和其他特性。當今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發展已經全球化,這證明中國發展起來了。作為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越來越吸引世界人們的關注漢語,這就導致了漢語學習走向全世界的情況。目前,在俄羅斯學習漢語的人們空前多,隨著中國發展的日益月新,漢語學習將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逐漸被更多的世界人們所接受。
在19世紀末,俄羅斯的遠東政策重新抬頭,帶來了積極的變化。1899年,莫斯科成立了一個東方研究所,并在1899至1911年間培訓了124名軍事翻譯。為了鞏固所獲得的語言知識,俄羅斯軍官以兩年一次的頻率被派往中國,隨后每三年參加一次特別考試,來驗證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在20世紀中葉,首都中文學習和學習中心的數量增加了。國際莫斯科國立大學學院已轉變為一個獨立的教育機構,設立了一個東語系。在莫斯科國立大學歷史和植物學院的基礎上,又建立了一個新的教育機構——東方語言學院。在莫斯科,蘇聯科學院遠東學院成為了中國學習和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主要中心。隨著蘇聯和中國關系的改善,隨著俄中經貿關系的不斷擴大以及對中國語文專業人員和華文翻譯人員的需求,在20世紀至21世紀的前夕,人們開始對俄羅斯的漢語重新感興趣。目前,俄羅斯對學習漢語的興趣不斷增長。在俄羅斯,越來越多的商人與中國做生意,其中許多人出于專業或其他利益原因,研究俄羅斯的文化和歷史、東方主義和中醫,有些人被廉價的中國教育所吸引,他們想在俄羅斯獲得學位。
在當今階段,孔子學院在俄羅斯漢語的傳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000年,孔子學院開始在俄羅斯高等教育機構中興起。他們現在已經存續21年了。俄羅斯聯邦的所有孔子學院都享有同樣的地位,作為俄羅斯高等教育機構的組成部分運作。俄羅斯第一批孔子學院的落成于2007年,當時俄羅斯的幾個城市,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圣彼得堡,為那些希望通過直接接觸母語人士學習漢語的人開設了許多這樣的教育機構。到目前為止,俄羅斯有16所以上的孔子學院,它們是在不同的大學里建立的,包括托木斯克州立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卡贊聯邦大學和其他機構。2010年對俄羅斯聯邦人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因為它被正式宣布為現任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的漢語年。在簽署正式命令后,決定由政府副總理茹科夫擔任這一組織委員會主席。2009年,中國成功舉辦了俄語年。兩國之間的大規模人道主義合作將得到進一步發展。2010年3月23日,在莫斯科舉行了漢文年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俄總理弗拉基米爾出席了開幕式。可以說,2010年是中俄關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俄羅斯,漢語年對于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人的友誼和相互了解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中俄人道主義交流的迅速發展,對于加強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和合作關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在俄羅斯語言年的框架內,在中國開展了260多項活動,這些都是大規模的活動,許多普通人參加了這些活動,并且這些活動非常有效。此外,他們還在中俄人道主義交流領域形成了新局面。中俄戰略伙伴關系與合作關系發展到越來越高的水平。兩國在不同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擴大。在此背景下,中俄兩國在新一年的漢語交流將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這是加強兩國戰略伙伴關系與合作的公共基礎和全面提高中俄關系水平的要求。
今天,俄羅斯和中國的語言合作通過一系列渠道進行,俄羅斯從為前來俄羅斯學習俄語的中國學生提供優惠的教育方案,再到在中國慶祝俄語年,到在俄羅斯學習一年。然而,現在最有效的語言合作方式之一是組織和運作一個名叫A.S.的俄語中心,例如中國境內的普希金和俄羅斯的孔子學院.此外,俄羅斯和中國的語言合作是通過組織和舉行許多年度科學和實踐會議進行的。例如,在俄羅斯舉行的主要會議之一是“中俄兩國在語言和文化領域的合作”,會議的主題是“中俄邊境合作”。在這次會議的框架內,有一個特別議題,題為“俄羅斯—中國:邊界地區共同發展的人道主義和社會經濟方面”。在這個議題內開展的其他活動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學者、教師和大學管理人員關于教育合作的創造性對話;題為“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世界”的多媒體攝影展覽;關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學生實地研究和語言實習的圓桌會議等等。
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語言之一,五分之一的人講漢語。它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文之一。在俄羅斯,你可以在大學、特別語言課程或孔子學院學習漢語。中俄最早的文化交流始于語言的傳播。通過作為相互理解橋梁的語言,中俄文化交流在不同領域迅速擴大。文化通過相互交流變得更加豐富。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中國和俄羅斯彼此尊重,相互尊重。文化交流已成為推動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在中俄兩國民族年以及中俄兩國俄語和漢語年的框架內,雙方已經并將舉辦數百次文化交流活動。根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公布的信息,在2010中國語言年的框架內。中俄聯合舉辦了87個活動,包括在俄羅斯學生中舉辦中國歌曲大賽,開放了孔子互聯網學院,并通過電子郵件、博客等方式幫助100所中國和俄羅斯學校的1000名學生建立了“伙伴關系”。中國在俄語年的各項活動無疑是推動了中俄全面合作的進一步擴大,加深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加強和發展了兩國戰略交往和伙伴關系。事實上,俄羅斯對漢語的興趣是巨大的。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大約有1600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100多所是中文課程。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幾乎10%的大學,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教中文。在俄羅斯,有多少人在學習中文,沒有人知道,因為有很多課程,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是有效的。現在仍然有一些大的地區,例如莫斯科、圣彼得堡、海參崴、葉卡捷琳堡等,它們從19世紀末開始,這些地區一直在學習傳統的漢語。在俄羅斯友誼大學,現在有近700名學生在學習漢語,約占總數的5%~6%。因此,漢語是俄羅斯少數幾種具有悠久傳統的東方語言之一。俄羅斯的漢語教學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中俄戰略交往和伙伴關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商務合作不斷深化,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不斷加深,對俄羅斯華語專業人士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因此,掌握漢語正成為俄羅斯年輕人職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優勢。
作者簡介
李雪(1996.03—),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山東省青島市;學校:山東女子學院;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化。
孫子秀(1997.04—),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山東省威海市;學校:山東女子學院;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