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 要:素質教育的開展與深化使得人們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了更為清醒的認知,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便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對自身的教學課堂進行改革,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便是需要思考的方面之一。在一個班級中,學生們的層次是有一定的差異的,這樣的差異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便很難保證整個班級的共同發(fā)展,要解決這一問題,分層教學法便在近年來出現(xiàn),并有了極為優(yōu)良的應用效果。本文便對分層教學法在中學數(shù)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中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
以我國近年來的教學狀況看,中學的一個教學班中有40人以上是常見的情況,甚至會延續(x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班級中的學生人數(shù)多了,學生之間的層次差異便會極為明顯且難以避免,這是無論如何都會存在的,那么,如何對這些差異進行一定的縮短就成為了教師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分層教學法便是針對這一問題有一定解決的新式教學方案,本文便從學生們的層次形成原因以及分層教學法的實際應用等角度來對中學數(shù)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策略進行闡述。
一、學生層次的產(chǎn)生原因
要想對分層教學法有更好的應用,首先要理解的便是學生之間層次的產(chǎn)生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學生們的智力發(fā)展不均等,每個人的天資都有所不同,這是學生們自己無法左右的客觀條件,同時也是對學生們的學習起著很大影響的一大因素;二是學生興趣方向的不同,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同樣是數(shù)學的學習,學生們對于不同的板塊有著不同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效率,有些學生對于集合概念極容易理解,有些學生則偏好函數(shù)的學習,這便是由學生們的興趣方向所影響著的,當學生們對某一板塊有著極大的興趣時,他們的學習自然也是極為有效率的,這也是對于學生們的層次劃分有所影響的因素;三是學習方法的不同,單以數(shù)學這一門科目來說,在經(jīng)過了小學階段的培養(yǎng)后,學生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差異便使得學生們在理解數(shù)學知識這一點上有了一定的進度差異,這便使得學生們之間的一道道“溝”一點點加深,難以獲得較為穩(wěn)定的平衡。這幾個因素,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可以說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若是依靠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一刀切”,學生們之間的個性化以及差異性得不到尊重與體現(xiàn),那么這些差異便會一直存在,難以縮減,甚至會越來越大,從而使得班級中的“后進生”們學習成績無法獲得提升,進而影響整個班級。
二、分層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在了解了學生之間出現(xiàn)層次差異的原因,就需要針對這些原因進行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2.1對學生進行分類
在教學中,課堂的主體便是學生,教學也是為了學生們的提升而服務的,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學生進行分類,從而能夠對學生們進行更為針對化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從興趣、能力兩方面來進行分類,適當以學習組的形式來讓學生們能夠在合作的同時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同時,在分組后,教師也能夠保證根據(jù)分組對學生們進行更為針對化的教學,從而保證學生們的提高。在層次分類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分組進行部分的融合,以“先進帶動后進”的形式來保證整個班級的集體進步。
2.2教學內容分層
在對學生進行分解后,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們的狀況來度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從而保證學生們學習的效率。在實際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以提前將教學知識點氛圍簡單、中等、提高這三個檔次,并且由簡至繁地進行講解,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培養(yǎng)出一定的數(shù)學思維以及數(shù)學理解能力,保證知識點的學習效率。同時,在教學玩中等的知識點后,教師也需要對難點進行深度的剖析,并且根據(jù)情況進行延伸,從而拓寬學生們的思維以及數(shù)學知識點。
2.3作業(yè)等級分層
課后作業(yè)時學生們進行知識點消化鍛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與主要的手段,因此在進行分層教學法時,教師也要注意對于課后作業(yè)進行分層,從而保證學生們都能夠獲得應有的鍛煉。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要對問題進行篩選,既要做到鍛煉學生們也需要在學生們的承受范圍之內,免得學生們做不出題目選擇放棄,同時,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們用于挑戰(zhàn)自我,保證在做出能力范圍的題目后去挑戰(zhàn)更高的難度,從而使得自己的數(shù)學能力可以在積年累月的鍛煉下一點點獲得提升,這樣的過程時較為艱苦的,但對于自身的提高卻是扎實而又穩(wěn)妥的。
2.4評價方式的變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會們對于學生們的評價都是依靠著考試來進行的,這樣的評價模式對于教師們來講可以說是極為方便的,但對于學生們來講卻是一種“一刀切”的評價方案。在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下,教師也需要對教學評價的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革,從而保證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以及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教師們所需要關注的并不僅僅是成績,更多的是要關注于學生處在的能力層次上所應當具有的成績,若是學生們超越了自我,取得了更高的分數(shù),教師就需要對學生們的優(yōu)良表現(xiàn)不吝贊揚,若是出現(xiàn)成績上的縮水也需要對他們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出,從而保證學生們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有更好的狀態(tài)。,在進行試卷講解后,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們進行自我反思,讓他們能夠對自己有更為清楚的認知,從而培養(yǎng)出更為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對他們日后的學習有極為重大的意義與作用。
三、結束語
在現(xiàn)今的教學要求下,教師們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盡自己所能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更新轉變,分層教學法便是其中的一種嘗試。在進行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時,教師便需要尊重學生們的個體性與差異性,以更為針對化的教學來保證學生們都能夠獲得提升,同時,也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堆血生進行鼓勵,從而讓他們能夠對自我的能力進行突破,最終獲得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登甫.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下),2012(8):57.
[2]張賀.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探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14):247-248.
[3]向萬翠.關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5(41):198.
[4]許志軍.分層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4,(68):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