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芳 房芳 畢杰軍

【摘 要】目的: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I在手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從本院2018年至2019年收治的手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隨機抽選150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所有患者分別進行了超聲和MRI檢查,對不同檢查方式的結果進行對比。結果:在150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檢出率(98.67%)高于MRI的檢出率(94.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具體的檢查內容中超聲檢查的積液厚度、滑膜厚度平均分別為4.61±1.12、4.25±1.32,MRI檢查結果分別為4.17±0.21、4.20±0.19,超聲檢查結果要高于MRI,差異對比不明顯(P>0.05)。結論:不同的檢查方式在手部類風濕關節炎疾病的診斷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超聲檢查的檢出率更高,較MRI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MRI;診斷;類風濕關節炎
引言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1]。患者早期會出現關節僵硬并伴有體重減輕、發熱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關節畸形、功能障礙,并累及心臟、腎臟、呼吸系統等。特征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該病的早期臨床診斷對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以往診斷該病的方法主要是使用X線、MRI進行診斷。隨著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高頻超聲被更多的應用于關節疾病診斷中。為了對超聲與MRI在該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進行了本次回顧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8年至2019年收治的手部RS患者中隨機抽選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88例,男性62例,年齡32-63歲,平均年齡(46.28±8.10)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均存在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腫痛等癥狀,符合RS診斷標準,均分別進行了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I檢查,出院診斷膝關節均為RS。
1.2方法
超聲檢查:檢查設備使用LOG10E9及PHILIPSIE33彩色超聲診斷儀,9~12MHz線陣高頻探頭,采用肌骨檢查模式。患者取坐位,患者手腕伸直平放于檢查臺上,手背向上,對患者手部、腕關節進行橫切、縱切等多切面掃查。檢查部位及內容包括:掌指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查看是否存在滑膜增生、滲出,滑膜內血流信號,關節積液,骨侵蝕,腱鞘水腫,肌腱炎等。
MRI檢查:檢查設備使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1.5T MRI磁共振掃描儀進行。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頭上位伸直,掌心向上固定,對患者刷個雙手、手腕進行行冠狀位、矢狀位、軸位掃描。掃描結果經圖像處理軟件處理、重建后由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對影像質量進行審核,并進行閱片診斷,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滑膜增生、滲出,關節腔積液,血管翳形成,骨侵蝕等。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資料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150例患者中,超聲檢出率(98.67%)高于MRI的檢出率(94.67%),差異顯著(P<0.05)。在具體的檢查內容上中超聲檢查的積液厚度、滑膜厚度平均分別為4.61±1.12、4.25±1.32,MRI檢查結果分別為4.17±0.21、4.20±0.19,超聲檢查結果要高于MRI,差異對比不明顯(P>0.05)。詳見表1。
3 討論
RS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疾病[2],其在導致患者關節發生炎性病變的同時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該病易反復,患者關節長期患病會造成畸形、功能下降甚至喪失。該病多發于女性人群,與男性患者的比例約為2:1-3:1,同時該病多發生于手、足小關節,這些部位病變敏感性較高是導致患者預后不良、致殘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對于RS的治療重視早期發現,因此準確、有效的診斷是臨床上治療RS的重要環節。當前臨床上對于RS的診斷主要是依據20世紀80年代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RS影像學診斷標準中的X線診斷方法,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CT、MRI圖像更加清晰,并且可全方位、多角度、多序列的掃描掃查逐漸代替了X線檢查,但也存在著成本高、檢查時間長、成像慢等不足。隨著現代醫療影像技術的發展,超聲檢查對RS有著良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對于患者關節周圍炎性滲出、滑膜增生、骨破壞等病變能夠清晰的表現,高頻超聲技術在關節病變的檢查診斷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超聲檢查具有無創、經濟、檢查時間短等優勢,較CT、MRI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比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I的檢查結果,發現超聲檢查在手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上具有更高的檢出率(P<0.05),且相較在積液厚度、滑膜厚度上兩者無明顯區別(P>0.05),提示兩者在圖形清晰度、與患者實際情況的符合上效果相近。
綜上所述,不同檢查方法在手部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超聲檢查更加便捷、檢出率更高,較MRI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曉磊, 哈斯, 喬春梅, et al. 高頻超聲與MRI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腕關節骨質侵蝕的比較研究[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4, 46(5):513-515.
[2]李麗, 池守海.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類風濕關節炎腕關節、手部關節病變的臨床診斷價值[J]. 中外醫療, 2013(3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