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飛

【摘 要】目的:對制定綜合管理方案進行糖尿病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臨床結合患者病癥情況制定包含健康教育、飲食控制、心理指導、藥物治療等多項內容的綜合管理方案對患者進行治療干預,對其治療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結果:治療前后,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基線水平,且患者對糖尿病疾病認識以及病癥判斷、用藥治療、防治措施、飲食控制等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明顯提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制定綜合管理方案進行糖尿病患者治療干預,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對糖尿病認識,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管理方案;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作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其患者數量呈不斷增加,加強糖尿病綜合防控與治療干預形勢十分嚴重[1]。下文以我轄區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登記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為例,對其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疾病診斷標準,無惡性腫瘤及精神異常、器官嚴重病變或妊娠等情況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齡在41至76歲之間,平均為(54.6±2.8)歲,糖尿病病程為4至15年不等,平均為(6.1±2.4)年。
1.2方法
臨床中,按照糖尿病疾病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實施綜合管理方案制定與治療應用,具體方法如下:
1)進行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心建立,成立以門診為中心的糖尿病綜合防治與管理小組,加強對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綜合防治;進行糖尿病管理模式構建,實現糖尿病患者雙向轉診網絡完善,以促進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完善對糖尿病患者的信息登記與管理,進行患者個人檔案建立,檔案內容包含患者姓名及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況、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疾病程度、生活習慣、并發癥情況、臨床治療狀況等,以便于開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提高其治療和管理的效率。
2)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管理。結合糖尿病疾病的特殊性,結合患者臨床治療中長期服藥治療及自我調節情況,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疾病認識及癥狀判斷、用藥治療等疾病知識掌握情況。通過在醫院設置糖尿病知識宣傳專欄,或者是定期進行糖尿病健康知識專題講座開展,為患者及家屬發放糖尿病防治宣傳手冊等,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對疾病危重情況的預警信號、低血糖應對措施、自我血糖監測技巧和意義掌握、糖尿病治療藥物作用了解等健康知識的掌握水平,以確保患者血糖控制及臨床治療效果,減少糖尿病疾病危害。
3)對患者開展心理干預管理。結合糖尿病患者心理恐慌或消極、害怕等不良情況,再加上糖尿病病程較長、并發癥危害嚴重等影響,導致患者心理壓力較大,臨床中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和管理,提高醫護人員的心理學知識水平,與患者建立有效的溝通交流后,給予患者及時的開解、指導和關心,幫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的影響,樹立疾病治療和恢復的自信心,提高疾病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存性。
4)對患者實施飲食控制管理。結合患者身高、體重以及日常勞動情況對其綜合日均量熱量進行計算,然后結合各類食品熱量分布情況對患者每天應攝入熱量進行估算,以對每次進食食物熱量進行控制,以通過食物熱量控制實現合理的飲食控制,達到血糖控制和飲食調節的目的。
5)加強對患者用藥管理。糖尿病患者長期用藥治療,以進行血糖控制,減少疾病發展及影響。因此,需要患者建立正確的藥物治療認識,掌握有關藥物作用及服用治療方法,以確保藥物治療的效果。比如,一些患者由于對疾病和藥物治療認識不夠,導致對一些偏方、秘方過于聽信,未經醫生指導擅自服用,導致疾病惡化等,產生的危害影響十分不利。
6)加強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測管理。指導患者定期進行血糖自我監測,向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手冊發放,要求患者按照實際情況認真填寫,并及時向醫生反饋,加強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互動溝通,提高患者疾病的自我監測能力和防治意識。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如下表1和表2所示,為患者治療前后各項療效指標變化對比。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糖尿病臨床發病率不斷提高,對人類健康危害及不利影響日益顯著,加強糖尿病綜合防控與治療干預形勢十分嚴重,臨床中結合糖尿病治療及研究現狀,制定合理的糖尿病患者綜合管理方案,以促進患者疾病治療和控制,改善患者對糖尿病疾病認識及其臨床預后效果,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和意義[3-4]。
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異常引起全身性系統器官損害,導致多種并發癥發生,對患者產生較為的危害影響。對糖尿病臨床治療中主要以血糖控制和并發癥預防為主,其中,導致患者疾病產生及病情發展的影響因素較多,像肥胖、血脂紊亂、吸煙等[2],因此,臨床治療中,應結合其病癥影響因素,從患者的飲食以及運動鍛煉、心理、藥物治療等各方面制定全面的疾病控制和管理方案,通過全面控制和有效干預,促進患者血糖控制與疾病改善,減少其危害影響。上文中在我轄區登記的糖尿病患者實施包括飲食管理、心理干預以及用藥指導等綜合管理后,患者血糖異常情況明顯控制,且對糖尿病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提升,效果十分顯著。
上文中,在對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采用綜合管理方案制定與治療干預模式,結果顯示:治療前后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基線水平,且患者對糖尿病疾病認識以及病癥判斷、用藥治療、防治措施、飲食控制等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明顯提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綜合管理方案制定用于糖尿病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魏學娟,吳浩,于海洋,等.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在社區糖尿病綜合管理中的作用探索[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7):3349-3352.
[2]劉金萍,韓琳.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2):1472-1475.
[3]楊穎, 崔學利, 曹碩,等. 糖尿病社區綜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員參與的效果評價[J]. 中國全科醫學, 2011, 14(22):2553-2557.
[4]吳義如. 糖尿病社區綜合管理聯合家庭保健員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2):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