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婦女進行定期的產期保健是有效降低婦女、兒童生產過程中的死亡率和發病率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但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50萬的婦女兒童死于生產分娩的過程中,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是可以避免的。本篇文章主要論述農村地區婦女產期保健的現狀和整個產期過程中保健出現的一些問題,通過對于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探索出影響農村產期婦女保健的因素。
【關鍵詞】農村地區;婦女保健;影響因素
1 農村地區婦女產期保健的現狀
1.1 農村婦女對于產婦保健重視程度不夠
對于農村婦女的整個產期保健實際上包括懷孕時的產前檢查、分娩住院以及產后恢復這幾個主要部分組成。通常情況下,經過這一系列的產期保健能夠及時的掌握孕婦以及胎兒的各種情況,有效的降低了產婦在懷孕分娩時的不良事故概率的發生。一般情況之下,科學建議孕期孕婦的產檢至少保持在四次以上,但是根據實際情況而言,農村婦女實際參加的產檢次數屈指可數,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農村婦女由于受到個人文化知識水平的限制以及所處地理區位的偏僻,導致農村婦女對于產前的保健以及產后的保健恢復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樣的意識觀念無形當中增加了婦女分娩的風險。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婦女由于所處地理區位接受信息的封閉性,導致了農村婦女仍保留著大量的封建腐朽思想,而一旦農村婦女在整個懷孕或者是產后恢復階段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尋求當地所謂的“偏方”,而這種偏方的醫治方式多數是不具備科學手段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村婦女整個懷孕產前以及產后恢復的風險。
1.2 農村地區以醫療服務者對于產婦保健的專業化程度不夠
一般情況之下,農村婦女接受孕期產檢保健的主要場所是在農村的衛生保健所這類場所。但是根據實際情況發現,農村多數的衛生保健所僅僅能給患者提供簡單的醫療衛生服務,如醫治普通感冒、普通驗血檢查等等。多數醫生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多年行醫經驗來對前來的患者進行醫治。而對于孕婦的產檢孕婦及胎兒情況檢查這類專業的醫療服務項目而言,農村地區往往是資源匱乏的,這種匱乏不僅僅表現在儀器設備的缺乏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相關的專業醫療服務人員不足。在農村地區,通常的醫療服務場所往往是設備簡單、一位醫生身兼數職的現象比較普遍。正是這種相當不嚴謹的產婦保健才大大增加了農村地區產婦保健的保健風險。
1.3 農村地區對于產婦保健知識了解甚少
一些農村婦女由于個人的文化素質較低或者是接受家里其他長輩的建議,對于專業性的產婦科學保健知識的了解甚少,從而導致了農村地區婦女接受產期婦女保健的數量整體上偏低。相關的調查數據表明,相對于農村婦女,文化知識程度更高的產婦更愿意接受孕期產婦保健。但是由于農村婦女個人的文化知識水平有限,聽信長輩們間的迷信偏方,認為孕期的定期產婦保健活動對于胎兒的成長會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B超在檢查胎兒情況的同時也會對胎兒造成輻射,從而不利于胎兒的健康成長。但是這種謠言對于知識水平程度不高的農村婦女而言,他們往往當真,這樣就更不利于農村婦女產婦保健活動的進展。
2 影響農村地區婦女產期保健的因素
2.1 農村地區婦女家庭的經濟狀況
家庭的經濟水平往往對于農村婦女的產期保健狀況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病致貧,因貧致病”情況在農村地區廣泛存在。特別是在一些西部經濟落后的地區,由于交通等其他基礎設施的不完善,這就致使農村婦女需若要進行一次產期保健需要到最近的鄉鎮衛生院進行醫療產檢服務,而這一簡單的過程對于農村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產婦而言無疑是難度巨大的。而這種現狀對于一部分農村地區而言短時間是無法改變的。只有相關的政府領導部門通過加大當地的經濟發展來帶動交通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是的,農村地區的農民家庭經濟收入增加,而對應的交通出行方式也逐漸多樣化,這樣才能夠保障農村產婦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到達最近的衛生醫療保健所,從而增加了這類人群利用初級衛生服務保健所的可能性。
2.2 農村地區婦女的文化水平
通過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地區的婦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這樣就極易導致這些農村婦女的孕產期保健知識的利用程度不夠,從而缺乏科學的健康知識教育,尤其是缺少了孕期保健知識的教育程度。相比之下,具有較高文化程度的孕產婦更愿意接受孕產婦保健活動。因此我們需要積極的在農村地區宣傳相關孕產婦孕期保健知識,來不斷的糾正農村婦女對于產期保健認識的誤區。只有這些農村婦女掌握了初級的衛生保健知識,農村孕產婦才能主動自覺地提升自己對于孕期保健活動的認識。而根據以往的調查經驗顯示,健康教育投資往往具備投資少收益大的屬性特征。而將這種孕產婦保健知識用于農村地區的廣泛宣傳,則可以很好的提升孕農村婦女人群對于孕產婦保教知識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
2.3 農村地區醫療設備配置狀況
隨著我國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斷健全發展,一些高新興技術產品也不斷的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產生活過程當中。但是在農村地區,由于適齡勞動人口大量外出務工,導致農村地區適齡勞動人口缺乏的同時又有大量的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兒童。而這類人群無法成為農村當地經濟發展建設的主力,因此相關的科技產品應用于農村各行各業的現象并不多。表現在產婦保健的醫療設備上,農村地區用到的多數是經濟發達地區已經淘汰了醫療設備。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強高新科技在農村地區投入使用的重視程度,通過不斷引入新型的醫療設備來不斷完善農村地區孕產婦的保健活動,還能夠促進整個農村醫療衛生設施向現代化科技水平不斷邁進。
3 結束語
本篇文章主要是通過研究孕產婦保健活動在農村地區應用的產生的一些問題,通過對于這些問題的細化分析總結出幾點導致這些問題產生原因。在總結原因的基礎之前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從而農村地區孕產婦保健活動的健康、向上發展。
參考文獻
[1]畢育學,顏虹,李強等.西部農村村級衛生服務與保健措施的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17,20(1):69-70.
[2]尹利德,羅春芬,施家有等.婦幼衛生項目對改善婦女兒童健康狀況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9,12(2):82-85.
[3]徐玲,周紅,王才有.中國農村產前保健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18(8):477-478.
作者簡介:
曹亞平 (1979-) 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圍產期保健、婦產科護理、孕婦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