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郡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越來越深入人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學科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這不僅給高中歷史的教學活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所以,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結合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到日常的歷史教學之中。基于此,本文就對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歷史內涵課堂的構建進行了簡單的探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內涵;高中歷史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打造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一線歷史教師廣泛關注的問題。2018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凝練出了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證實、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部分,這五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影響,最終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科的學習逐漸形成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教師就需要深入鉆研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充分融入到高中歷史教學之中,開展有針對性地歷史教學,打造有內涵的高中歷史課堂。
一、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概述
(一)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核心素養(yǎng)是指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論。因為人們對于歷史的認識都會經過一個由表及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而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史觀核心素養(yǎng),就可以使學生通過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歷史進行全面、客觀的認識。
(二)時空觀念
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是指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歷史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具體的空間條件下發(fā)生的,因此,也只有在特定、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才能夠對歷史事物有一個準確、深刻的理解。
(三)史料證實
史料證實核心素養(yǎng)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與方法。因為歷史是不可逆的,我們要想認識并學習歷史只能通過現存的史料,通過對史料進行分析、理解,才能形成對歷史客觀、正確的認識。
(四)歷史解釋
歷史解釋核心素養(yǎng)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tài)度、能力與方法。因為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只能通過史料證實,而任何對歷史的敘述都會包含敘述者的主觀認識,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核心素養(yǎng),能夠使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釋過去,從而透過歷史的現象看到歷史的本質,進而不斷接近歷史真相。
(五)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該具有的人文追求,主要體現在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學習歷史不單單要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更要學習歷史當中的文化與情懷,這才是歷史學科的真正教育價值所在。
二、打造高中歷史內涵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興趣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所以,要想打造有內涵的高中歷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是關鍵的第一步。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下,教師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形式多樣、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然后在興趣的支撐下與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通過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唯物史觀,對歷史事物有一個客觀、理性、正確的認識。比如,對于《鴉片戰(zhàn)爭》的學習有很多學生不喜歡,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時候的中國總是備受欺凌,相比之下,沒有古代中國的那么多輝煌成就,而教師正是要抓住這一點給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使學生對這個時候的中國產生的羞恥感轉化為濃濃的愛國情感,激勵學生去了解歷史,振興中國。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眾所周知,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就逐漸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成為學科教學活動所遵循的主要原則與重要教學目標。但是,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依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作用。所以,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是建立在教師指導作用之上的。因此,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造有內涵的高中歷史課堂,就要先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能夠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與否。因此,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積極地觀察歷史、分析歷史、看透歷史,并且在師生的交流互動過程中,學生才能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才能促進自己的思維發(fā)展。
(三)重視人文歷史教育的結合
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下,進行歷史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僅要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歷史情懷,也就是說,要在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正所謂“以史為鑒”,而歷史就像是一面鏡子,通過歷史的經驗教訓,我們才能一直堅持正確的道路。所以,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將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的教學目標滲透在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中,最好是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感受歷史的溫度,提高學生的歷史人文修養(yǎng)。
總之,高中歷史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既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也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打造高效的高中歷史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廖力生: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J],江西教育,2018(24)37-38
[3]趙艷華: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歷史高效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8(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