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洋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加強對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在降低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中的作用。方法: 將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12名高危孕產婦納入到本組研究中,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將112例孕產婦分為綜合管理組與對照組,對于對照組,采用傳統管理方式,在產檢過程中,宣傳必要的健康知識,預約下次產檢時間,對于觀察組,在常規管理模式上,采取高危妊娠管理模式,對比兩組孕產婦分娩情況、流產與早產情況、產婦死亡率與胎兒異常率。結果:綜合管理組與對照組產婦均未出現死亡,綜合管理組順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合管理組流產、早產、新生兒死亡與胎兒異常率,均低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高危孕產婦開展妊娠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順產率,降低新生兒并發癥和死亡率,該種管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高危孕產婦管理;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作用
高危妊娠即孕期存在對孕婦、胎兒合并癥或者其他不利因素,輕者會導致孕婦出現難產問題,重者甚至導致孕產婦與圍產兒死亡。針對高危孕產婦,必須要注重孕期管理,降低妊娠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母嬰健康。近年來,我院對于收治的高危孕產婦采用了綜合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孕產婦與新生兒死亡率,成效理想,現將管理措施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12名高危孕產婦納入到本組研究中,年齡為20~42歲,平均年齡為(28.9±3.7)歲,在高危妊娠原因上,49例胎位異常、18例妊娠高血壓、9例血型不合、11例骨盆異常、18例瘢痕子宮、3例前置胎盤、2例過期妊娠、2例羊水過多。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將112例孕產婦分為綜合管理組與對照組,每組56例,兩組孕產婦在年齡、高危妊娠原因等因素上無顯著差異(P>0.05),不會影響管理結果。
1.2 管理方式
對于對照組,采用傳統管理方式,在產檢過程中,宣傳必要的健康知識,預約下次產檢時間。
對于觀察組,在常規管理模式上,采取高危妊娠管理模式,在孕婦建卡后,嚴格遵照《高危妊娠評估標準》來評定高危因素,篩查出高危孕婦,在孕婦的手冊上著名高危妊娠,并采取如下的干預措施:
第一,建立高素質隊伍,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規范孕產婦檢查和治療流程,將高危孕婦的資料建立起網絡,提升治療工作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第二,注重孕期管理,對于高危孕產婦,不僅要再三注意,還需要建立起跟蹤卡,由醫生填寫好孕產婦的預產期、高危因素、基本情況、診斷結果等,在產檢前,提前電話通知孕婦,保證孕婦可以得到全面的檢查,降低意外的發生率。
第三,規范管理流程,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流程是提升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舉措,從孕婦建黨開始,就篩查出其中的高危因素,進行評分,對于評分高的孕婦,增加訪視次數,詳細的進行記錄。
第四,制定出科學的計劃,對于高危孕婦,針對其自身的情況制定出科學的運動和飲食計劃,鼓勵孕婦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活動,合理營養,降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孕產婦分娩情況、流產與早產情況、產婦死亡率與胎兒異常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綜合管理組與對照組產婦均未出現死亡,綜合管理組順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合管理組流產、早產、新生兒死亡與胎兒異常率,均低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合管理組、對照組產婦與胎兒情況對比示意表詳見表1。
3 討論
孕產婦死亡率是評估一個國家經濟水平、文化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健康水平的一個指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孕產婦健康保障體系開始得到不斷的完善,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孕產婦死亡率開始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高危妊娠管理就是用科學的的管理模式替代傳統的經驗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不僅可以節約醫療資源,還能夠發揮出醫療資源的作用,這種管理模式主要是針對孕產婦與新生兒開展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妊娠并發癥,保障母嬰安全。本組研究顯示,綜合管理組與對照組產婦均未出現死亡,綜合管理組順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合管理組流產、早產、新生兒死亡與胎兒異常率,均低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因此,對高危孕產婦開展妊娠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順產率,降低新生兒并發癥和死亡率,該種管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海萍,肖素梅,劉黎.? 宮內轉診在高危妊娠救治的應用體會[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17(17):439-440.
[2] 鄒同安.? 青田縣1990—2009年孕產婦死亡情況分析[J]. 浙江預防醫學. 2011,16(03):192-193.
[3] 李小妮.? 對基層醫院高危孕產婦轉診的調查分析[J]. 求醫問藥(下半月). 2012,6(11):382-383.
[4] 丘小玉,黃碧珍.? 廣東省梅縣農村高危孕產婦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干預策略[J]. 中國實用醫藥. 2007,15(01):227-228.
[5]? 白汝蘭,謝萍.? 高危孕產婦管理情況調查分析[J]. 醫學信息(上旬刊). 2011(03)
作者簡介:許麗婭,女,出生于(1976年3月-),云南大理人;大學本科學歷;兒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兒科臨床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