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莉
家園共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就此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活動,以活動促發展,用愛心推動家園共育。
老師來做客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要達到“共育”,僅僅轉變家長的觀念是不夠的,還應該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了解教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讓家長能夠正確認識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表現。對此,我園開展了“老師來做客——家訪”活動,通過入戶走訪、新媒體實時溝通、約談家長見面等方式與家長達成共識,家園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資源是很好的教育資源,如果我們能主動爭取家長,讓他們參與到課程中來,不僅可以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和生活化,而且組織形式也更加活躍,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我們開設“媽媽有約”“爸爸來啦”等系列活動,利用下午幼兒離園時間,單周邀請一位媽媽來園,雙周邀請一位爸爸來園,給孩子們講故事,跟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娃娃獻愛心
愛心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永恒話題。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大集體,環境的影響和教育對他們至關重要。為了進行禮貌教育和愛心責任意識的培養教育,我園開展了“愛心小衛士”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幼兒園的主人,增強孩子的責任意識和任務意識。每天清晨大班的四個孩子身披綬帶,面帶微笑站在幼兒園門口,自豪地迎接每一位進入幼兒園的人。一聲聲“阿姨好”“小朋友好”“注意腳下臺階”,讓愛的暖流在每一個人心間流淌。
結合每年感恩節開展活動。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動手制作“學會感恩與愛同行”主題展板;在中大班開展“大手牽小手——感恩教師”活動,在小班開展“我也是個好媽媽——感恩媽媽”活動;舉行“今天我來當老師——家長感恩節體驗活動”;舉行“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感恩節親子活動”……培植孩子感恩的情懷,讓家長體諒老師的付出和辛苦。
家園勤溝通
幼兒園以“星愿飛翔,多彩童年”為主題,針對中、大班孩子,開設了飛舞之星、旋舞之星、酷武之星、笛韻之星、悠揚之星、鼓點之星、童夢之星、創想之星、金話筒之星9個自主活動游戲區。內容涵蓋現代舞蹈、花樣跳繩、花式籃球、傳統陶笛、小軍鼓、鋁板琴、語言表演、創意美術等各個藝術領域。在游戲進程中,打破原有班級限制,實行幼兒自主“走班制”,變“要我參加”為“我愿參加”。
提高幼兒素質,必須重視家長工作,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主動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來,使他們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我園通過創建“父母愛心課堂”,構建指導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平臺,請幼教專家講授育兒知識,請兒科醫生講解兒童保健常識,請消防專家、警察講解安全及防騙常識等,在輕松愉悅的講述和交流中,使家園合作緊密相連,貫穿于幼兒的整個教育過程之中。
幼兒教育是愛的教育,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雙臂”,缺一不可。在幼兒發展過程中,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我們用愛的紐帶將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最大限度地發揮兩者的教育優勢,真正確保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