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對幼兒科學、社會、藝術、健康各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依據《綱要》精神,我們認真探索幼兒早期閱讀規律,積極進行幼兒早期閱讀培養,運用多種策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創設合適的語言學習環境
我們要在幼兒生活中創造無處不在的閱讀環境,那么兒童需要怎樣的閱讀環境才能獲得發展呢?兒童喜歡什么樣的閱讀環境呢?為此我們開展了“我喜歡的顏色、我最喜歡的角落、我最喜歡待的地方”等調查研究。通過繪畫、講述分享、討論等活動發現孩子最喜歡去閱讀的地方,發現孩子對環境的需求和關注的焦點。有的孩子說:“我最喜歡在走廊里那面涂鴉墻下面,因為可以在那里蹲著和小伙伴一起說他的小書。”有的孩子說:“我最喜歡的是幼兒園高高大大的攀爬網里,因為在那里讀書,書上有陽光的影子。”有的孩子說:“我最喜歡待的地方是我們的教室,因為那里有我和老師小朋友在一起。”我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眼中的幼兒園與成人視角下的完全不同。經過觀察研究,我們認為創設閱讀環境應遵循著這樣一個過程:引導兒童對閱讀環境的探索研究,觀察兒童與環境互動后的表現,再通過與兒童討論幫助他們利用自己經驗去改造閱讀環境。這種互動式的環境創設方式使兒童閱讀興趣獲得了尊重,促進他們自主發展。
教師應該營造多元的閱讀區環境,在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和全語言教育觀念的引領下,幫助幼兒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喜歡閱讀、學會閱讀,掌握自主閱讀的基本技能,讓兒童在愉快而具有創意的學習中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從而成長為成功的自主閱讀者。
引導幼兒參與無時不在的語言學習
在開展閱讀活動時有的孩子總是沒有精神,不專注,看書時坐得歪歪的,眼睛在東張西望,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此時引導幼兒積極快樂地參與閱讀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教師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閱讀活動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其主動發展。
一是講故事比賽。《綱要》強調“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講故事,不僅能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和鍛煉,還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匯、句子,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還能鍛煉幼兒的膽量,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為此,我們開展“故事伴我成長”幼兒講故事比賽,為幼兒營造一個學說話、敢說話、會說話、勇于表達的氛圍,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二是師幼共讀。一個溫暖閱讀情景的形成,重在通過教師的溫情伴讀,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孩子有被關愛,被重視的感覺。在溫情的閱讀中,師幼共享的不只是圖書而已,還有彼此關愛和情感的交流,從中讓幼兒享受閱讀的快樂。在與孩子一對一閱讀時,可以采用同向閱讀法,教師將幼兒放在膝蓋上,把幼兒抱在懷里,一起來閱讀;分組閱讀時,和孩子圍坐在一起;集體閱讀時,離孩子近一些;在日常的閱讀活動中,讓孩子經常聽到老師熱情洋溢的話語:“你真行,會翻書了。”“你把圖書擺整齊,大家都感激你。”“你邀請老師一起看書,我太高興了。”
三是幼兒創編續編故事。幼兒通過閱讀圖畫、符號以及文字,獲取書面語言所要傳遞的信息,然后達到對書面材料的理解,并使用口語及其他各種方式表達出來。
家園合力傳遞語言交流的樂趣
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家長和幼兒進行分享閱讀,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成年人和兒童并非以學習為目的來共同閱讀一本書。開始以成年人為兒童逐字朗讀為主,多次重復之后,幼兒對故事情節熟悉度增加了,也就有了閱讀的興趣,并最終過渡到幼兒自己閱讀。平時,家長對幼兒的閱讀行為多加鼓勵, 營造溫馨快樂的親子閱讀環境,培養和鞏固幼兒閱讀興趣。具體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家長助教。家長進課堂,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家長的職業種類很多,有醫生、法官、工程師、教師等等,在一些領域家長有自己擅長之處,與幼兒分享閱讀讓幼兒掌握更為準確更為全面的知識。助教家長對于自己的寶寶來說更是好處多多,讓寶寶有一種自豪感,更能拉近寶寶與家長的親子關系。
二是親子閱讀。家長不能僅止于用物質去滿足孩子,更應該滋養孩子的心靈。而滋養心靈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給他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閱讀環境,從小讓他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父母對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特點要有充分的認識,要考慮到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親子閱讀,有效調動孩子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三是親子自制圖書夾。為了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就要想方設法豐富孩子們的閱讀知識和途徑,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創造力的發展。親子自制圖書夾,幼兒自己動手參與制作,與他人一起分享成就的樂趣,使幼兒更加熱愛書籍,熱愛讀書,陶冶孩子的情操,激發閱讀欲望,培養良好習慣。活動準備期,老師向家長發出通知,細心地附上“親子自制圖畫書須知”,準備了一些自制圖畫書范例,讓家長了解此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需要做些什么準備工作,給原本感到無從下手的家長一些溫馨的提示和指導。通過范例介紹讓孩子和家長更直觀地了解制作圖畫書的方法和小竅門。在制作圖畫書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共同選定圖書主題、選擇制作材料、商量圖書的文字表達內容及畫面的呈現方式等,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完善畫面,附上文字說明。整個過程親子合作,默契無比。親子自制好圖書夾后,進行了“親子自制圖畫書”展覽,共收到自制圖書213本在會上展覽。展覽會上,家長、幼兒、老師喜氣洋洋,家長充滿了自豪,幼兒充滿了自信。
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一方面促進了幼兒的藝術理解力、語言表達力、動手能力、創造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激發了幼兒對圖書的興趣,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幼兒的閱讀興趣更加濃厚。家長在活動中也感到趣味無窮,受益匪淺。
在閱讀活動中促進幼兒語言發展,要圍繞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與教育要求,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關注幼兒生活中的語言交往,創造無處不在的語言環境,打造高質量的早期閱讀環境,采用符合學前兒童學習發展規律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幫助幼兒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第一幼兒園)
責任編輯:周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