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冰
標記是區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標記的正確使用與否直接影響到幼兒在游戲中的探索空間和游戲水平。那么,區域活動中如何給幼兒提供標記,教師應如何針對所提供的標記進行游戲指導,這是區域活動中值得探究的問題。結合班級開展的區域活動,淺談一些我的經驗和體會。
及時有效地提供標記
案例:皮皮小朋友在玩拼圖游戲時,拼來拼去就是拼不好,急得直跺腳,最后沒有了耐心,干脆跑去玩別的游戲了。看到這種情況后,我及時把所有拼圖的原圖片放大并貼在各自的材料框上。第二天游戲時我給皮皮發了一張“拼圖區”的邀請卡,開始他表現出很不情愿的樣子,可是當他看到更換了的拼圖原圖時頓時高興了起來,一會工夫就把拼圖拼好了,并且跑過來請我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在區域活動中,當能力相對弱一點的幼兒不能獨立進行游戲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幫助時,教師應及時提供游戲材料的標記圖降低游戲難度,這時標記就成為幼兒無聲的老師,推動游戲進行下去。
科學巧妙運用標記,適時調整標記
案例一:區域活動時小雨跑過來說:“老師,我找不到‘找影子’的游戲了,昨天明明在這個柜子上的。”我和小雨一起找了好大一會兒才在另一個玩具柜上找到了游戲材料,而且我發現好多游戲材料筐放得亂七八糟,一天換好幾個地方,給孩子們游戲帶來了很多不便。
案例二:天樂小朋友端著標有“紅色5”的材料筐在活動室里轉來轉去找不到“紅色5”的座位,顯出很委屈的樣子。當我幫天樂找到座位時游戲已經開始五分鐘了,況且她只能勉強坐下,因為這個區域好多人,已經存在相互干擾了,而旁邊的區域卻一個人也沒有。
區域活動中孩子們不斷地更換游戲材料,豐富多彩的材料如果放置不當就會很亂。游戲時我們如何讓幼兒做到“物歸原處”呢?我們可以巧妙地運用標記來幫忙。首先把游戲材料進行大致分類,每一類或每一種游戲材料有三份相同的標記,分別貼在材料筐、玩具柜和座位上,這樣幼兒在游戲時取放材料就有序了很多。
游戲是一個問題不斷出現的過程,當發現幼兒為了找到和材料筐上一樣標記的座位標記而足足用了五分鐘還沒有找到時(如案例二),這已經說明標記不合理了。案例二中讓幼兒在很多個標記中去配對三個相同的標記的確有些難度,于是我們對標記及時做了調整:用一個個紅點代替座位上的標記,告訴幼兒有紅點的位置都可以坐下來游戲,游戲時盡量選人少的地方坐。這樣游戲就立刻有序了很多,區域間幼兒分配不均的現象也沒有了。
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設計游戲標記
案例:在串項鏈游戲中,提供了任務標記圖片,有按顏色串的,有按數量串的。樂樂和琪琪同時跑來高興地告訴我:“老師,你看,我倆串的一模一樣,她是一個黃的一個綠的一個紅的,我也是。”看到他們的作品和他們滿臉的高興我卻高興不起來。
幼兒作品雷同的原因是一味地模仿或者按照標記圖片的要求完成任務。可見,任務標記也存在弊端,它限制了幼兒潛在的創造力。教師應盡可能提供種類豐富的任務標記,讓每一個任務標記都有幼兒從中學習和啟發想象的亮點,從而拓寬幼兒的思路。甚至可以不提供任何任務標記,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把自己的作品作為一個新的任務標記,這對其他幼兒也是一個帶動和啟發。借標記的靈活使用培養了幼兒創新能力。
標記在區域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看似不起眼的一個標記包含著很大的學問。它既是幼兒自主性游戲的好幫手,也是教師指導游戲的好幫手,還可以成為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源泉。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鋪集鎮中心幼兒園)
責任編輯:周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