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輝
摘 要: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是指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縣鄉醫療衛生資源,實施集團化運營管理,促進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醫共體內人員正常流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就醫秩序合理規范的新醫改服務模式。人力資源管理作為醫共體模式下的重要工作模式,對醫共體模式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促進醫共體模式的發展,文章就該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部分以促進醫共體建設和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建議。
關鍵詞:醫共體 人力資源管理 工作分析
一、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現狀
北侖區自2019年2月起全面實施區域醫共體,分別成立北侖區人民醫院、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小港醫院等三家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目前霞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隸屬于北侖區人民醫院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牽頭醫院為北侖區人民醫院,下轄宗瑞醫院、濱海醫院、霞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春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梅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5家基層醫療機構。以霞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對當年人力資源管理及運行情況做一下分析。
目前,中心共有職工111人,在編68人,編外43人,其中衛技人員95人,衛技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45人,護士21人,其他衛技29人。目前職稱分布情況為正高崗位3人,副高7人,中級職稱33人,初級24人。目前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從招聘、人才引進、干部選拔任用、職稱評聘等均采用分級管理模式進行,由基層單位提出需求、醫共體總院和區衛健局逐級審批后基層單位按要求組織實施。當前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基層醫療機構人才招錄困難。以基層醫療機構名義招聘對衛生人才吸引力度不強,由于報名人數少,招聘指標核減及招錄后放棄等原因造成基層醫療機構人才招聘異常困難,優秀人才難以引進,人才流失現象也比較普遍。
2、基層醫務人員職稱晉升困難。基層醫療機構職稱設置按照編制數量核定,由于基層醫療機構招聘困難,編制數量難以增加,造成職稱崗位設置數量幾年內難以有效增加。另外職稱晉升之后由于采取終身制,在人員管理上,缺乏聘后的監管考核機制,同時缺乏有效競爭機制,也給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培養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3、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較為陳舊,缺少有效的創新機制。因為基層醫院軟件因素和硬件條件的限制和先進的管理手段的缺失,造成基層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基本靠定制度,做方案和傳達上級文件和指示精神進行,有時候缺少靈活和變通,工作創新和活力不夠,缺少信息化等創新手段的支持,也不利于基層人才隊伍建設。
二、醫共體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實施“縣招鄉用”的招聘工作新模式。由區域醫共體根據各基層單位的實際需求負責統一招聘,招聘后由牽頭醫院根據情況將招聘的新職工分配到各基層單位工作。新職工在基層單位工作期間,基層單位負責其日常管理,享受所在基層單位崗位相關政策待遇,牽頭醫院做好過程中的監督和指導。聘用滿一定期限后后,醫共體牽頭醫院根據其本人意愿和需要,結合期間工作表現考核合格,可調回醫共體牽頭醫院工作,人走編收,享受醫院同等人員待遇。若留在基層單位則可以繼續享受所在基層單位崗位編內人員相關政策待遇。
(二)組建醫共體內“人才池”。通過醫共體統一招聘,儲備一批專業技術崗位較為緊缺的中青年衛技人才,以醫共體“人才池”的形式定期(3-5年一輪)下基層單位進行支援和回流,人員身份和編制與實際工作單位掛鉤,管理和考核與工作崗位同步,以滿足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緊缺的實際需求。
(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建立健全符合醫共體特點的選人用人、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工作激勵機制。通過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公平公正的競聘考核程序,選拔和使用與崗位相匹配的適合基層需要的優秀人才,并完善后續考核管理等工作措施,增加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按照實際建立一套適合當前醫共體發展的績效考核體系,將績效考核作為科學評價、崗位晉升、職稱評定和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據,從醫共體戰略發展規劃出發,針對不同崗位、不同職級衛生人才制訂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績效考核體系,建立突出工作業績、淡化工作資歷的醫共體內部薪酬分配體系,探索報酬收入隨醫院發展與個人業績掛鉤浮動機制,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五)建立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平臺。依托區域醫共體以需求為導向,建立平臺共享、數據共享和職責共擔的醫共體人力資源管理平臺,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平臺的應用,實現數據共享、管理同質化、效率最大化,提升醫共體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水平,形成服務高效創新活力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
綜上所述, 醫共體模式是在2017年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對醫院性質、醫院規模等進行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醫共體試點工作的開展為浙江地區的縣區醫療服務帶來一定程度的改善,另外這一醫療模式使醫院的各項職責更加清晰、明了,人力資源的配置與管理更加更加精細化規范化,醫共體模式的發展對醫院的相關建設來講具有促進作用,且能夠優化醫院的人力資源配置,破解基層醫院人才招錄難,引進難和高層次人才缺乏和流失嚴重等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