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曉華
摘 要:當今社會,在全國范圍內提供優質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社會角色和方向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過去的傳統教育課堂上,教師發揮的角色一直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而存在,而到了現在,單一而被動的“你講我聽”的古板“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越來越失去了適應新教育改革時代的能力,以應試教育為學生的主要測評目標的評價模式也逐漸桎梏了教學目標的進一步完成,如何在農村小學教學課堂中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課堂、高效學習的興趣,是被當前許多教育機構和老師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農村小學 體育教學 創新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結合兒童或青少年的生長生理和心理需求,不斷探索和創新各種教育方法,擴大教學范圍和手段,建立一種基于“快樂體育”的高效體育課堂教育模式。換句話說,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從針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開始,以健全的身體鍛煉和健康的人格教育理念為為目標,重點強調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并在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重視愛育、美育的教學目標。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在農村小學體育課堂中,教育者在重點關注學生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的同時,更是加強學生終身品德發展、智力提升、溝通合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因此從這些方面來說,體育教學可以作為一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提高學生素質的課程而受到重點關注,特別是對于身體和心理都正處在高速發展的小學階段。但是,就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情況而言,因為很多地方小學缺乏當地教育機構的財政和經濟資源,小學體育教師的任職現象出現嚴重短缺,年齡較大的教師占絕大多數,他們的教學思想過于傳統,很難與小學生在課堂上打成一片,并且基本無法配備有專業體育教學資格證書的體育教師,他們像我們每年的應試教育一樣,以教學成績來認證教師的任職專業度,讓孩子們的高效體育發展遲遲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明確教育理念,強化體育教學思想
從我們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對于體育課并不是十分注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都是敷衍的態度,這使得體育教學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新課改的發展下,很多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仍然不高,教學本質上并沒有產生多大的改變;其次,很多學生在考查體育教師的時候會單純的以學生的體育成績為標準來進行衡量,單一的教學內容會使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喪失積極主動性,甚至對于體育這門學科會產生一種厭惡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
教師有必要在加強體育教育,提高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以“健康第一”的素質教育理念為課堂關注點,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重新認識素質教育的涵義,并使他們掌握日常學習和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正確認識體育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加強教育改革,構建高效素質教育課堂
(一)創新體育教學觀念,活躍學生體育思維
首先,一節高效的教學課堂,應是一節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加者的過程。一節成功的、高效的體育教育課堂,就是確保學生能夠充分展現其獨立性和參與主動性的課堂。比如在每次的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讓每個人都輪流做體育委員,組織學生進行集合、跑步,比賽。游戲等,通過每個學生對集體的掌控力,共同產生一種責任和意識觀念。
其次,體育課堂上的創新、健康和歡樂是解決學生參與度不高問題的三大法寶。與其他學科一樣,體育課程和教學手段需要不斷調整和不斷創新,來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體育鍛煉或游戲內容,制定游戲規則并幫助其他學生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中會收獲更多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滿足了體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活躍其思維能力。
(二)寓教于樂,擴大體育教學空間
快樂成長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與道德和智力教學相似,體育教育同樣應為學生提供一個讓學生快樂鍛煉和快樂參與的空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課堂的組織和指導應盡可能地體現“新穎,特別和鮮活”的原則,并采用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各種讓課堂氣氛活躍的體育活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新鮮感,增強教學的吸引力。
例如,在體育排球課堂上,體育教師可以應用比賽的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比賽活動中,通過獎項的設置,激發學生對排球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的比賽過程,首先,教師針對全班學生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保證每組的男女比例協調一致,如每個小組由五人組成,其中男女的比例是2:3,即使有一些小組的人員比例保持不到這個數字,那么也不能相差太多。其次,小組分配完畢之后,各小組派出隊長進行抽簽選定比賽的對手。最后,當比賽對手決定之后,比賽的流程可以選擇淘汰制度,每輪比賽都會淘汰一個隊伍,最后的隊伍就是冠軍,比賽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制定獎勵制度,針對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比賽成績比,幫助學生更快的提高排球技巧。
(三)教師以身作則,加強學生認同意識培養
隨著體育在中學教育課程中的地位和比重的提高,學校和教師都開始重點強調體育教育的必要性。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注意自身體育鍛煉、形象表達、行為示范和解釋性語言對學生學習興趣產生的各種影響,教師必須以完全的熱情和耐心面對學生,優化體育教學課堂的學生訓練評估系統,改善將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單一的測試學生的考核標準[2]。比如在每節體育課堂中都應詳細記錄學生的活動成績,并為成績差的學生加強針對性指導。并在指導結束后對學生給出正常的班級分數,讓課堂評價更體現學生的實際水平,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認同感和情感需求。
結語:
高質量的素質教育是現代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基本目標,也是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農村小學體育課堂中創新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幫助他們發展自我發展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養,并為當前社會提倡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準備基礎。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體育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J]. 王俊芳. 學周刊. 2018(05)
[2]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 覃博. 運動.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