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選曉
摘 要:新課標提倡以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自主學習的自主探究性學習。那么,在這個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教師的職責不是教學生會,而是教學生學。因此,結合初中數學的學科特點,開展探究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培養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育的真諦所在,符合大綱要求。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教學模式
新課標下,讓學生形成重要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我們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典型的一言堂、滿堂灌,教師是課堂的控制者,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從屬地位,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強。而探究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不同,它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主動地通過自己的思維來進行學習,完成學習內容,達成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之一。在課堂上,教師精心安排數學問題,讓學生獨立地去探索學習,它是一個學生在數學的學習當中通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知識的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過程中能有效利用開放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運用已知的和新學的數學知識去解答數學問題,啟迪學生思維。這樣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它的意義在于能開啟學生心智,開發并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以優化數學教學過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現在的探究式教學已經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必然選擇。下面就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 、立足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適當的情境可以引起初中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初中的數學教師可以在充分抓住這一特質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去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的原理,讓學生做到真正了解數學知識理論和形成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去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主動探究新知。我們可以這樣去引導,在開始探索之始,讓他們提出問題,然后以問題引導學習,鋪設恰當的認知階梯,呈現與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相適應的學習任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一來就能既讓學生應用了原有知識,又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知識得以深化。
例如初中數學課本中的一個結論: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老師就可以讓他們探究:為什么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怎么樣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通過這樣的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讓學生自己通過各種形式的探究去加強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便使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得到了優化。
二、教會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標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很多學生一開始搞不清楚如何去探究,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范例教會學生探究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自主探究的活動。而在我們初中的數學中,無論是課本還是學習資料,都有一些比較經典的范例,且特別的具有代表性。所以,老師可以在引用這些經典例題時,加以指導學生自主探究,那樣就能使學生更快的吃透知識點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優化了初中數學教學課堂。
例如在“平面圖形的認識”一章中,在講到圖形認識時,我們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圖形版,來直觀地認識各種圖形的特點以及進行面積的推導和計算。通過這種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參與其中的探究學習,可讓學生便捷地掌握知識點,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更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使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得到了優化。
三、教會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與結果”。 教學實踐證明,合作學習確實能夠促使學習者意識到不同觀點之間的差別。而建立在個體探索的基礎之上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對自己和別人的觀點進行批判和反思。所以,合作探究開始時,教師便將探究性的知識內容和例題布置給學生,然后由學生分組探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便更有利于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實施。不過,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與課后總結要點是密不可分的,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的數學知識通常是零散而淺顯的,所以在學生合作交流中得出結論后,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不斷總結己經掌握的舊知識,就能使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架構。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小組成員在共同進行的探究式學習當中,不僅能夠使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也能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小組的共同進步,這樣的合作探究也使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得到了優化。并且在我們初中數學中,能夠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學習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在與學生一起學習立體幾何這一章內容當中,我們可以通過小組共同完成用紙來制作正棱柱、正棱錐、正多面體等,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去積極發揮自主探究的能力,之后讓各小組之間進行小組成果的分享,教師適當的作出引導,讓學生在分享中認識到自己長處與不足,從而讓學生達到對幾何體的性質和數學知識深刻認識。這樣,在這個學生合作探索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合作流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到了知識點,從而就優化了這一節數學教學課堂。
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為其后期以及終生的學習打好基礎。在探究中,學生掌握了如何去觀察、如何去思考、提出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從而使課堂多元化,學習多元化,從而優化了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這就是我對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幾點看法。
參考文獻:
[1]樊守德.巧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廣西教育,2017(9):81.
[2]張艷.巧用讀、思、說,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
[3]陳香.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探究式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17(29):44.
[4]和娜娜.初中數學探究式有效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5] 鄒衛華.對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神州.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