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正
摘 要:我們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普遍存在著以演示實驗代替探究實驗,以粉筆畫圖形式講解實驗過程(黑板實驗),甚至實驗課僅用口頭形式講解。別說學生動手,連個觀察的機會都沒有,哪來學生的理解,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怎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針對農村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問題;原因
初中物理課本前言——科學之旅中提到了學怎樣學好物理的基本方法。一是要“勤于動手,勤于觀察”;二是要“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三是要“聯系實際,聯系社會”。我在這里要說的就是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勤于動手,勤于觀察”。動手就是動手做實驗,觀察就是看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物理中的概念、定律、規律等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到的。如: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得出,就是通過實驗的演示,然后通過對實驗的分析,得出成像規律的;物理實驗是物理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所以應加強實驗教育,重視分析實驗原理、實驗誤差,實驗中注重科學態度和方法。實驗把自然現象簡化、重現、復制出來,正確反映了科學規律;實驗生動形象,從簡單到復雜,符合認識規律、教學規律,是培養現代人才必個可少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培養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實驗學到了實驗技能,養成了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了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所有這些對學生將是終身受益的。農村學生占全國學生的絕大多數,因而,在農村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我們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普遍存在著以演示實驗代替探究實驗,以粉筆畫圖形式講解實驗過程(黑板實驗),甚至實驗課僅用口頭形式講解。別說學生動手,連個觀察的機會都沒有,哪來學生的理解,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怎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農村實驗教學中存在這些不足,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專業不對口。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各農村中學都配備了標準的實驗室,各種實驗儀器一應俱全。但由于教師專業不對口,正常的實驗課沒辦法開展。尤其物理專業教師寥寥無幾,專職人員少、兼職人員多,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較差,業務水平不高,參加培訓機會少,離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要求相距太遠,這樣一支隊伍,維持日常教學已挺費勁,要全面實行實驗準備實驗及實驗后的儀器整理和維修就恐怕是勉為其難了,怎能把實驗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只能由其他學科教師代上,甚至所教科目完全與專業不對口。因而實驗儀器的操作和科學使用都存在著問題。最后導致實驗課無法開展。農村學校師資配置大多還依據多年前的標準,以學生人數為主要參照,沒有兼顧到學科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只有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瓶頸”才能從根本上獲得突破。學校的發展和成績的提高才有希望。
二,教師對實驗教學的重視不夠。教師一般認為有些小實驗學生一看就明白,沒必要做。如流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中的漏斗倒置后在下面放乒乓求,然后向下吹氣,乒乓球會怎樣移動等實驗,既簡單,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不做這樣的小試,驗久而久之,使得一些小實驗學生沒有掌握,有些小實驗沒見過,甚至有些都沒聽說過。而這些“小實驗”是“大”實驗的基礎。前蘇聯的教育巨匠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名話:“學生的聰明才智來自他們的手指尖”,揭示了動手實驗的重要性。且學生動手操作是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創造性的有益活動。又如小實驗“你能制霜嗎”?讓學生動手實踐,既提高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又明白了“霜”的成因,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三,教師課前對實驗的準備不充分。教師的實驗教學社計沒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學習習慣相結合。還是按教材特點去設計教法,不注重學生層次,不注重情境的創設,引發思維的積極性。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如問:物體吸收熱量,溫度是否升高?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然后通過實驗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興趣是學習的第一老師。如“紙盒燒開水”等生動有趣的實驗,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讓新奇的現象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使他們的興趣大增,創造了知識的饑餓感,去發現其中的奧秘,加強的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實驗教學課堂秩序混亂。由于學生極少進實驗室,一旦進如實驗室,存在很強的好奇心,亂動,亂摸,甚至損壞實驗儀器等情況時有發生。若班級人數多,就更難管理了,所以部分教師膽怯實驗課,怕秩序混亂,怕損壞儀器,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該做的實驗不做。既是教學大綱要求也罷。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盡管多的要帶學生進實驗室,只有多進,多講,才能消磨學生的不良積極性,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實驗。
五,沒能合理利用對媒體教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往往忽視多媒體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視覺效果差,而多媒體可通過圖、文、聲、像,將實驗的過程清晰地再現在學生面前,大大提高了實驗效果。如:《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時,可讓學生先看一遍錄像,對實驗過程心中有數,然后再邊看錄像邊做實驗,效果很好。在《分子動理論》教學中,由于擴散現象是物體內分子無規則運動引起的,而這種微觀世界的運動我們無法直接用肉眼觀察到,故制作計算機軟件,結合多媒體技術,將分子的這種運動科學、直觀地顯示出來,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六,相對而言,農村家庭、學生對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這種情況在我們東鄉尤為嚴重。我本身身為東鄉人,體驗就更為深刻了。學齡兒童打工啊、放羊啊、幫父母親干莊稼活等時有存在。即使學生來學校上課若布置家庭實驗作業,能完成的少之又少。比如我在教學中給學生布置了家庭實——驗密度對浮力的影響,即雞蛋的沉浮實驗,若雞蛋在清水中會下沉,若在清水中撒鹽并攪拌,會看到雞蛋會上浮直至漂浮。但通過調查學生能完成的不到全班人數的五分之一。隨著“兩基”工作的收入開展和農民意識的逐步提高,近年來情況有所改觀。但要發展和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七,對實驗的考核有待改進。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對學生實施考核勢在必行,但應摒棄傳統的紙筆型考核的單一形式,而用書面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真實地衡量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不過在操作考核中應以“易行”、“可靠”為原則,操作考核的內容要覆蓋所有的考核內容,既不能容易到“伸手可得”,也不能難到“跳一下也摘不到果子”的程度,要適中,評分要憑學生的操作動作,操作結果論英雄。
總之,實驗教學的開展勢在必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存在的問題也需要面對。按照新課程理念,我們教師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為素質教育觀,變傳授知識的教學觀為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教育觀,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操作、探究、分析、歸納出結論。通過探究活動,不僅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更增強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究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盧麗霞.對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z1).
[2]周文芳.對農村初中物理創新實驗教學的思考[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2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