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國
【摘要】在高職教育中,輔導員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輔導者,思想教育、社會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高職輔導員是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師德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現狀出發,指出了當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
一、新時期高職輔導員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高職輔導員師德建設的含義
“師德”,師者德也。師德,是指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所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高職輔導員作為教育工作者隊伍的一份子,作為學生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老師,理應在教育活動中遵守相應的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以及具備并不斷提高與之相對應的道德理念、思想覺悟和行為品質、高尚情操。高職輔導員的師德建設主要體現在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方面。
(二)高職輔導員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教師授課是其一,學生學習是其二,這二者始終貫穿其中。對于高職院校的輔導員來說,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生活上積極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積極引導學生,在社會活動和實踐中去不斷鍛煉學生,在思想上不斷提高學生,他們在高職學生成長、成才之路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抓好高職輔導員的師德建設,提升輔導員隊伍的思想覺悟、高尚情操和優良品質,對培養、提高高職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可謂是意義非凡。
二、新時期高職輔導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責任意識較弱,缺乏職業精神
近些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高職輔導員隊伍也相應地有所擴招,這就導致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歷水平、思想素養等都有所降低,直接反應主要體現在責任意識較弱,缺乏教師的職業精神。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來源復雜,一些輔導員自身責任意識淡薄,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上都缺少相應的關懷和指導,他們師德意識較差,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責任意識,不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自己都缺乏組織性、紀律性、自由散漫,更遑論教育、積極引導學生,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形象,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功利主義抬頭,缺乏專注、用心
與教師而言,輔導員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瑣碎,因組織和管理的學生眾多,所以工作量也比較大,但收入方面卻不算特別高。這就造成一些輔導員功利主義抬頭,對本職工作歸屬感不強,思想上有所懈怠,缺乏對職業的認同感,認為這只是一份“臨時、短暫”的工作,所以缺乏專注度、不夠用心。一些輔導員不是想著如何做好現階段的工作,而是想著轉崗或進入其他部分,這些想法會直接影響高職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同時這也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
(三)缺乏監督管理機制
目前,我國在高職輔導員的管理和制度約束上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這也是導致部分高職輔導員工作上懈怠、思想上消極的重要原因。在對高職輔導員進行考核評價時,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考核手段單一和滯后的問題。輔導員的工作是一項長期、瑣碎,體現在學生生活、學習、社會活動等方方面面,因此對他們的考核、管理和約束也應該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三、新時期加強高職輔導員師德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責任意識,強化師德培訓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師德建設中更看重對一線教師的培訓,忽略了輔導員這一群體。事實上,高職輔導員日常工作忙、雜事多,與學生接觸和交流的時間更長,他們也是師德建設中不可忽略的集體。高職院校要轉變觀念,重視對高職輔導員這一群體的師德培訓,加強他們的責任意識、職業道德、高尚情操、品德修養,讓他們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師德去感染、引導學生。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加大輔導員師德進修、學習的機會,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專題講座、訪談、輔導員師德知識競賽等方式,讓師德建設成為輔導員每天的必修課題,讓他們嚴以律己、行為世范,做好學生的引導者和榜樣。
(二)幫助輔導員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
目前,輔導員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確實有些尷尬,他們既不是專任的教師,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員,一些輔導員因為對自己的職業地位和職業認識缺乏認同感而導致工作懈怠、不用心。對此,高職院校應不斷重視輔導員的工作,充分給予輔導員進修、學習、升職的機會,要時刻關注輔導員隊伍的真實需求,讓他們能夠真正認可自己的工作,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同時,還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例如在職稱晉升、薪酬待遇、評優等方面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扶持、傾斜,培養出高素質、師德師風優良的輔導員隊伍,如此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成才。
(三)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制度約束
高職院校應不斷完善輔導員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制度約束,主要來說,就是不斷完善輔導員的考核管理機制,將輔導員的師德考核納入管理、考核機制,實施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而在具體的考核內容上,應根據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考核。師德建設如何,管理學生的能力如何、是否愛崗敬業、工作勤勉,學生工作結果如何?將這四個方面都納入考核范疇,尤其是師德建設。在考核中,還應抓好學院考核和學生考核兩個環節,學院從管理工作的整體進行考核,學生與輔導員接觸多,因此在考核中也有發言權,同時,為避免學生不敢真實反映情況,學生對輔導員的評價可采取匿名制。通過完善的監督管理考核機制,相信輔導員的師德建設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華勇.積極心理學視閾下的高職輔導員師德建設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2):272-273.
[2]楊翊,包麗麗,李瑤,孟慶鉑,朱瑩.高校輔導員“素質與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9):152-154.
[3]程清.新時代加強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路徑探析[J].沈陽干部學刊,2018,20(03):47-49.
[4]趙天舒.用“德”鑄就輔導員師德之魂[J].南方論刊,2018(04):110-112.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學教師師德研究中心項目《新時期高職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研究》(項目編號:CJSD18-2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