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平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回歸生活、課程生活化的理念,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充分體現了生活對幼兒教育的作用和意義。而藝術教育的生活化更有利于使得幼兒園藝術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更利于對幼兒藝術素養的熏陶滲透到幼兒真實的生活當中,更加關注幼兒參加藝術活動的興趣和幼兒藝術創造力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教學
一、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作用
1.激發幼兒情趣,體驗藝術審美藝術教育的生活化,有利于幼兒體驗到藝術的審美和創造過程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比如當教師拿來一些廢舊的報紙,掛歷紙,幼兒往往都是對這種生活中的常見的事物產生比較強烈的共鳴,幼兒只知道他們來自于哪里,平時的用途是什么。但是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通過美術活動的組織,幼兒知道可以用廢舊的紙張做粘貼畫、折紙。藝術教育活動能夠在誘發幼兒淺層興趣的同時,將這種興趣轉化為對藝術活動的參與和感受,引發更深的藝術行為動機,并且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藝術創造的成就感。
2.促進幼兒的自我表達對于一些孩子來講,他們通過藝術活動作為自己情感表達的突破口。比如我們能夠發現,班上離異的孩子會在美術繪畫活動時畫出一家三口,借以表達幼兒對美好圓滿的家庭溫暖的渴望。他們的這些表達,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完全是自發的,這便體現出了藝術表達的自主性。能夠讓幼兒把那些不敢表達的言語,不敢在人前表達的信息,通過藝術形式表達出來。
3.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幼兒具有強烈的創造欲望,而藝術教育的生活化,更有利于幼兒創造能力的激發和培養。早期的藝術作品可能是孩子對教師藝術活動的模仿,這是這種藝術活動本身就是培養幼兒的重新構建的能力。幼兒藝術活動的創新充滿的童真和浪漫,極具個性化。對于多數孩子來說,繪畫、隨音樂舞蹈都是孩子創造力發展的萌芽。
二、藝術教育生活化途徑
1.藝術教育形式生活化幼兒的日常生活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幼兒的一日活動蘊含著無限的藝術教育機會。幼兒的衣服、食物、人際交往等,都能夠作為藝術教育的組織材料。對于藝術教育時環境的創設本身就應該貼近幼兒真實生活,豐富藝術活動的教育形式,讓幼兒能夠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中感受藝術的熏陶。
(1)利用環境熏陶開展生活化藝術教育。為幼兒創設貼近生活且富有藝術美感的教學環境,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教師通過班級主題設置、實物的收集和展示,輔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符合趣味性的生活化環境,為自己的藝術教學活動做好氛圍的渲染。如在“過大年”美術活動當中,教師通過對于教室的布置,作品的展示渲染過年的熱鬧氛圍。同時感受中國傳統美術工藝如剪紙、蠟染等作品的獨特魅力,讓幼兒體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2)利用主題活動開展生活化藝術教育。在幼兒園的主題活動當中,生活話題極易引起幼兒的共鳴,同時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因此通過主題活動開展生活化的藝術教育,是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比如在音樂活動當中,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通過各種肢體語言輔助幼兒歌曲的學唱,更重要的是將幼兒對母親的情感表達藝術化,并通過音樂教育活動組織美術教育活動,以我的媽媽為美術活動主題,作為音樂活動的延伸內容。這些都是藝術教育生活化的主題活動,能夠使得各個領域的活動相互融會貫通,最終達到對幼兒藝術美感的熏陶。
2.生活活動藝術化將幼兒的一日活動加入音樂元素,讓音樂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當中,既有利于將生活趣味化、增添其藝術性,又能夠讓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滲透的幼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比如幼兒每個環節的設置選擇用一些悅耳的輕音樂或者兒歌,以此作為互動時間的標記,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對于激發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提高藝術素養,看似不起眼的細節,經過長期的渲染熏陶,對于幼兒藝術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3.幼兒園美術活動真實化美術活動的真實化,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藝術教育活動的生活化,為幼兒提供豐富反而時間機會,激發幼兒內心的表達欲望,讓幼兒對藝術的感知和情感的體驗通過繪畫、手工等方式呈現出來。在美術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對幼兒的啟發,鼓勵幼兒細心觀察,勇敢嘗試,積極創造,在繪畫活動開展之前可以組織幼兒的實踐活動,比如要組織春天來了的美術主題活動時,先帶著幼兒在幼兒園內尋找春天的足跡,觀察花草樹木的顏色、形狀,并將幼兒在平日生活里對于春天的感知遷移到這次活動當中。美術活動真實化的實現,首先在內容的選擇上就要貼近幼兒的真實生活,引導幼兒關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這樣才能讓美術活動真實化,讓藝術活動真實化,并且最大程度的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幼兒園音樂活動簡易化音樂教育作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音樂活動的簡易化對于促進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具有重要作用。讓音樂活動變得簡易,并且以游戲的方式為主要的活動方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保護每一個孩子的好奇心。音樂主題的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啟迪幼兒的音樂節奏感,讓幼兒體會到音樂律動的快樂,帶動幼兒的參入熱情,激發幼兒內心的音樂情感體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的藝術教育手段是貼近幼兒生活,培養幼兒藝術審美能力、創造力的有效藝術教育形式。作為幼兒教師,加強對幼兒藝術潛能的開發,充分看到幼兒藝術發展的潛力,鼓勵幼兒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培養幼兒的創造精神,提高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讓生活化的藝術根植于幼兒的內心,讓幼兒從小沐浴在藝術的甘霖下,快樂全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衛民,陳金平.芻議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1(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