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玲
[摘要]高血壓是臨床上發病概率比較高的一種中老年疾病,當人體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時,身體各個組織與器官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向,其他疾病的發生風險也大大提升。該疾病與患者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因此,在高血壓防治過程中,做好健康教育,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十分關鍵。本文首先對高血壓疾病進行概述,然后探究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血壓;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7-0186-0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高血壓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重要話題,通過分析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因素,并且對其進行提前干預,能夠有效預防高血壓。同時,在已經出現高血壓的患者中,做好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讓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治療和控制高血壓也有著極大的意義。所以,臨床上還需要更加重視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高血壓疾病概述
陳曉珊,段琦,李冰玉在相關研究中表示,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的器質性或者器官功能性損害臨床綜合征。孫細運,何順芳在相關研究中表示,當患者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140mmHg則可判斷為高血壓。該疾病屬于慢性疾病,一般病程比較長,且可以誘發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是世界衛生組織比較關注的疾病之一。張雙平,黨振驪,毛朝旭,等在相關研究中表示,健康人群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血壓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且隨著年齡的升高,自身血壓水平也會隨之升高,尤其是收縮壓,升高范圍更為明顯,因此,高血壓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到了50歲之后,高血壓發病率呈現出極大的上升趨勢。當機體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時,腎臟、大腦、心臟等器官患病的危險因素大大增加,從而誘發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及時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十分關鍵,王莉,張桂俠,暢雅學在相關研究中表示,高血壓與患者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關聯性,當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保證患者身體健康。
2 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2.1合理飲食:孫玉環,寧紅梅,李亦農在相關研究中表示,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恢復期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十分關鍵,其中合理飲食是健康生活習慣的主要內容之一,所謂合理飲食就是指患者每日攝入的膳食當中,包含著各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且比例得當,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身體素質,保證身體健康。高血壓患者由于疾病因素的影響,在飲食方面,主要需要限制脂肪,因此,飲食應該以高維生素、低膽固醇、低脂奶制品等為主,還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魚類等蛋白質,促進腎小管降壓和排鈉。易小紅,情志剛在相關研究中表示,人體的血壓與體內鈉含量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所以,鈉元素的攝入也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因素之一。周華,黃通,彭曉琳在相關研究中表示,鈉元素攝入主要來源于鈉鹽,所以,在日常飲食當中,高血壓患者還需要適當地減少鈉鹽的攝入,可以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鈉鹽變為鉀鹽,并且盡可能保持低鹽飲食,為了增加膳食的口感,可以利用麻醬、番茄醬、檸檬汁等代替鹽調味,盡可能保證色香味俱全,激發患者的食欲。此外,還可以在患者飲食中,多加入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幫助患者補充維生素與膳食纖維,同時控制熱量攝入,以免出現肥胖,多加入一些海產品、富含鈣質和鉀元素的食物,保證營養均衡。如果喜歡喝酒、抽煙、喝濃茶的患者,還需要及時戒除,盡可能少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在進食貴過程中,也需要堅持少食多餐原則,保證飲食清淡,幫助患者消化。
2.2注意控制體重:李陽,李東英,閆代粉,等在相關研究表示,肥胖人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正常體重人群更高,且隨著體重指數的增長,收縮壓和舒張壓也會隨之增長,表明在高血壓的影響因素當中,體重因素屬于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生活習慣健康教育還需要讓患者充分認識到控制體重的重要性,張二嬌,黃德秀,葉新秀,等”相關研究表示,當肥胖者每年減輕4.5千克時,自身血壓能夠有效降低,增加高血壓的治療效果。當前,控制體重的主要方式在于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在引導患者控制體重時,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情況,幫助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運動方案,保證方案簡單易行,且在患者的接受范圍之內,類似每天散步20分鐘等,從而更好的幫助患者減輕體重。
2.3戒煙戒酒,注重心理平衡:煙草、酒精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當前,煙酒已經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對國民健康影響巨大。趙明明在相關研究中表示,吸煙、酗酒的患者動脈硬化速度加快,病死率也大大提升,同時,研究可能會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因此,在患者生活習慣健康教育當中,還需要為患者普及戒煙戒酒的重要性,引導患者盡可能控制每天飲酒量(以小于30毫升為佳),并且盡可能戒煙,從而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孫雅在相關研究中表示,社會心理因素是很多疾病的誘發原因之一,因此,在健康教育時,還需要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心態,注重心理平衡,保證日常興趣,從而更好的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3 結語
綜上所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意義重大,所以,為了讓人們了解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還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和普及,同時,積極引導患者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保持良好心態,更好的控制自身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