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潤甫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要達到這個要求,對于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更是“難于上青天”。文章從觀察事物、讀寫結合、積累素材著手,幫助學生突破寫作“空”的難關,讓學生有話說、有話寫。
關鍵詞:小學作文;寫作困境;突破方法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怎樣才能把小學生的心靈打開,用他們的雙眼來捕捉生活剪影,以突破小學生作文“空”的難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會學生觀察事物
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要想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學生的作文就要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小學生生活閱歷淺、知識基礎差,如果平時不仔細觀察,不積累素材,遇到命題作文必然是心如四野,下筆空空。那么,教師怎樣才能教會學生觀察事物呢?
1.觀察前的準備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準備,那觀察時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其次,要讓學生記觀察筆記,這樣既可以清晰、準確地再現觀察的全過程,避免遺漏,又可以及時記錄觀察時的感受,寫作時便于參考。
2.觀察時的方法
首先,學生要按照順序觀察。觀察的順序有:方位順序(如前后、上下、遠近等),時間順序(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等),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事情的發展順序(如起因、經過、結果),等等。當學生習得這些觀察方法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觀察時根據不同的觀察對象選擇恰當的順序。
其次,學生要有重點地觀察。例如,在觀察人物時,學生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獨特之處,并探究出這些個性化的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共同點,以把握人物的主要特點。一名學生在寫《一盆玻璃翠》這篇作文時,他觀察了好長時間,寫出了玻璃翠的生長變化過程。他在文中這樣寫:玻璃翠的花開始脫落,花枝也無精打采地耷拉著。一向喜歡花的奶奶也有點失望,把花放在了角落里。一天,我無意間發現,玻璃翠的花枝已經變成嫩綠的了,整個花顯得弱不禁風,但枝頭上居然還有幾個花骨朵呢!我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奶奶,奶奶卻不屑一顧地說:“都快要死的花了,還開什么呢?”我無奈地走開了,但心里老惦記著這盆花,放學后總要去看看它。周末的早晨,我起床到奶奶房間里去看花,啊!它竟然開花了!還是粉紅色的小花,那樣的明艷。我驚喜地叫奶奶來看,奶奶將信將疑地走過來,邊笑邊撫摸花說:“人家都說玻璃翠不好侍弄,沒想到它如此堅強。”文章寫到此,把玻璃翠的生長變化過程,通過奶奶的言行舉止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得非常真實,將作文與生活完美結合。
3.觀察后的總結
學生學習了以上知識后,知道了怎樣觀察生活,抓住要點,并通過觀察掌握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此時,教師就要進一步教學生仔細整理、分析觀察結果,對自己的觀察結果做出必要地取舍,把能突出事物特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面作為寫作時的重點來把握。
二、教會學生讀寫結合
1.讀懂內容,依文寫作 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比較強,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引導他們在學懂某些課文后,按照要求進行改寫、仿寫訓練。例如,在學習完《凡卡》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其改寫成一篇敘事文章;在學習完《小抄寫員》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一篇關于親情的文章,甚至可以讓學生發揮創造性,對文章內容進行擴寫、續寫、縮寫等。
2.借鑒經典,指導方法
針對學生提筆無話可說、言而無物的情況,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教師應該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在教學寫人的文章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作者是如何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刻畫的;在教學寫記事文章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作者是如何理清事情發展順序的。例如,在教學《赤壁之戰》這篇課文時,學生對赤壁之戰之所以能有一個清楚的了解,是因為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把戰役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得很明白,教師要讓學生懂得作文只有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才能把內容寫清楚,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教會學生積累素材
1.精讀、廣記
教師要在課后提醒學生:背誦的知識必須牢記;描寫人或物的特點(語言、動作、神態或心理活動)的詞、句、段要牢記;教材中編寫的成語、名言警句、歇后語、俗語,以及古文、古詩詞要牢記。以此類推,課外閱讀應該精讀的部分也是這些范圍,結合自身情況要廣記。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后,在課內、外閱讀時就會有重點地記憶.日積月累,就會積累很多素材,寫作時就會胸有成竹,思維敏捷,下筆成文。
2.記筆記、日記
筆記和日記應該怎樣寫,寫什么?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可以摘抄寫人、記事、寫景或狀物文章中的精美詞、句、段、篇或詩詞、歌賦;可以分類剪貼,省時高效;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買書、訂報,相互借閱。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當他們心有所動、情有所感時,及時記下這一瞬間的靈動。長此以往,就有了許多親身經歷,寫作時就不會為下筆無物而困惑了。
通過以上方法,筆者教會了學生在生活中盡情地捕捉自己喜愛的、有價值的素材,書寫成文,他們便覺得寫作不再是件難事,而是說心里話的樂園,這樣小學作文也將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曹洪偉.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出寫作困境[J].中華少年,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