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虹
【摘要】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自覺性,所以在課程實施中只有激發幼兒的興趣,才能使幼兒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
【關鍵詞】 ?課程 興趣 學習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130-01
興趣可使人滿腔熱情地從事各種活動,是人對事物特殊的認識傾向,它推動人積極地滿腔熱情地去參加喜愛的活動。有人問:為什么幼兒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不用督促就會很努力呢?這就是興趣的作用。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必然想去認識它、研究它、占有它,從而獲得與該事物有關的知識、技能,并使自己的智力、創造力得到發展。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選擇內容要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在課程的實施當中,怎樣面對幼兒的多種興趣,使幼兒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筆者認為可以從幾方面著手:
一、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作為教育的生長點,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和實施教育影響的契機。幼兒對某一現象或事物感興趣,教師不要熟視無睹,更不要過多地加以制止和指責,而是要關注他們的興趣,了解他們的想法,肯定他們的發現。因此,教師要細心觀察,抓住幼兒的興趣,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以引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但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開展活動時,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幼兒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有的幼兒對那個問題感興趣。這時該怎么辦?
首先需要對幼兒的興趣進行價值判斷。在面對幼兒自發的興趣時,教師要正確地判斷,該支持幼兒的哪一興趣更有利于他們的終身學習與個性發展?之后,再提供幼兒活動的時間、空間、材料,同時要借助于自身的參與來為這一活動做宣傳,以吸引更多的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比如,春天來了,幼兒對草地旁邊的小螞蟻產生了興趣,有的幼兒問:“螞蟻喜歡吃什么”“螞蟻是怎樣和同伴說話的”“螞蟻的眼睛在什么地方”等等。此時,老師思考的不是如何盡快地給幼兒答案,而是圍繞幼兒喜歡的螞蟻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哪些活動更有利于幼兒的發展。教師要善于發現、分析幼兒的興趣,為他們提供活動的條件和創設相關的環境,并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與促進他們的發展。
其次,對于那些在價值判斷中被列在次要位置的興趣,教師可通過向幼兒提供書籍、操作材料、空間、時間等方式給予支持,滿足這些孩子的發展需要。如:在綜合主題活動“有趣的動物”中,有的幼兒常常提出一些疑問,諸如“袋鼠是屬于什么類的動物”、“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嗎”、“企鵝是怎樣孵蛋的”等等。雖然這些問題是少數孩子的發問,但為了滿足他們的的學習欲望,使活動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老師通過創設環境、收集書籍、資料,引導幼兒對感到疑惑的問題學著自己尋找答案┄┄幼兒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中學習,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滿足,從而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二、把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教育活動中,對于一些有需要、有意義的活動內容,但幼兒并不感興趣,教師又該如何引導呢?如果學習內容與幼兒的興趣傾向完全背離,無疑是將情感和理智硬生生地分開,雖然他們的身體被迫在不情愿的學習任務的驅使下行動,但他們的情感需要卻無奈地壓抑著。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讓學習內容與幼兒的情感需要和興趣產生自然的和應,又要充分體現理性的發展要求。
幼兒剛入園時會因留戀家庭生活而遲遲不能融入新的集體生活。怎樣使幼兒盡快地并且樂意、主動地融入集體生活,是我們設計活動時需要解決好的問題。首先從幼兒喜歡新奇、喜歡瞬間多變的興趣出發,設計了活動“魔術師來了”“拍個好笑的你”“快樂小伙伴”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親身感受到幼兒園的有趣、熱鬧,慢慢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逐漸產生了接納、佩服、喜歡教師的情感。所以,不能把課程中的內容“拿來”就用,而需要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幼兒的興趣、需要,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其萌發主動學習的愿望。
三、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的綜合運用,把幼兒的興趣帶向更高境界
由于受年齡的限制,幼兒的興趣往往受事物的外部形態所吸引,因此其心理活動指向某一事物的時間還較短暫,倘若教師在活動中,只憑自己的喜好或為省心省力,而一成不變地采用某種單一的方式,到頭來只能是事與愿違,幼兒的興趣有時候會隨現即逝,他們不僅對教師所講的有關知識不發生興趣,甚至會滋生厭倦心理。因此,在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從幼兒心理發展出發,避免單一的做法,而采用生動有趣的形式組織活動,將活動滲透與游戲活動中,使幼兒的興趣保持在良好的狀態,成為進一步探索的動力……,如:在信息傳遞的活動中,幼兒對信并不熟悉,也不是一個特別感興趣的對象,為了讓幼兒了解信的功能、表達方式和發展,引起大家對信的關注,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有趣的活動。首先帶幼兒參觀郵電局,請郵遞員給幼兒介紹了郵政專業知識——奇妙的信——我也來寫信——美麗的郵票——信的旅行。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也豐富了幼兒了解有關信件的傳遞知識,知道寫信需要的工具。在活動中,幼兒隨著活動的深入,越發體會到主題的有趣性,主體性逐漸地發揮,活動成了幼兒自己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認識事物的內驅力。幼兒一旦對某個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傾向他、注意它。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理解他們的要求,參與他們的活動,感受他們探索難題時的困惑和緊張,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表現出與他們同樣的激情和好奇,這樣,幼兒就能感受到教師非常看中他們的探索活動,非常支持和欣賞他們的學習。總之。教師的情感和態度,是激發和保持幼兒活動的興趣,實現有效教育活動的關鍵。對于幼兒的興趣,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潛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