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紅
【摘要】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兩者聯系起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物理 生活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133-01
1.引言
在生活化的物理課堂中,將物理知識與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初中物理生活化的幾點策略。
2.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2.1引入生活事例,激發學習興趣
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初中物理中概念和規律較多,對學生而言,十分抽象,學生難免會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學習起來常常會找不到頭緒,長此以往,對物理科目的學習興趣也逐漸喪失。事實上,初中物理與生活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關系,很多知識的運用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事例。以電路串聯、并聯一節課程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記錄家里的幾個大型的家用電器,如冰箱、電視、空調、電磁爐的功率、電阻等,計算這些電器在串聯的方式下,正常的220v電壓下是夠夠用?如果選擇串聯的方式會怎么樣?這樣恰當的引入生活情境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深化對串并聯電路的理解與認識;再如,學習壓強與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時,可以列舉一個生活實力,在結了冰的河上玩耍的孩子踩破冰面,旁邊的人為什么會立即趴下,再爬過去救人?他們為什么沒有選擇直接跑過去?通過這樣一個與生活甚至生命息息相關的案例,引發學生認識到壓強這個知識點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激發他們認真學習相關的知識點的興趣
2.2創設生活情境,促使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內容的設置是一堂課程的核心內容,關系著整堂課程的教學效果,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被動的接受,有些學生在掌握規律概念上存在較大的難度,對知識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這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知識運用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嘗試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豐富物理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在學習中去發現知識的習慣,真正將學生的能力培養放在首位。以“光的色散”一節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請同學們思考,雨后的彩虹非常的美麗,可是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同學們踴躍發言,相互探討。有的學生認為這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有同學則認為這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生活現象引導學生在物理知識中去尋找答案,得出:大雨過后,太陽出現,陽光通過空氣中殘留的水珠發生色散,形成絢麗的彩虹。這樣生活化的教學實例,引導學生探究合作,潛移默化的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2.3學以致用,將知識運用于生活
實驗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環節,但是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教師很難將所有的實驗都引導學生進行操作,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一定的外力因素來輔助教學,適當的拓寬教學的范圍,即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活動,從而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為學生布置作業的形式,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更加生活化的物理實驗讓學生操作,學生親手掌握制作實驗器材,結合課本中的操作步驟實踐實驗,體驗物理的科學性、生活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物理學習的信心。例如,在學完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制實驗工具,例如放大鏡,老花鏡鏡片等等進行實驗;學完聲音音調、音色等知識后,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制作簡單的樂器等等,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融合起來,兩者相互促進,幫助學生通過物理知識體驗更多的生活樂趣。
2.4借助信息手段,打造生活化課堂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作用,尤其是現在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多媒體設備,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下,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加真切的感受物理知識,將物理現象的相關視頻、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情境感知更加深刻,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2.5開展生活化的物理實踐活動
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張硬紙板、一瓶水和一個廣口的水杯,將硬紙板放在被子上,再將杯子倒置,請同學們觀察會有什么現象,瓶子里的水是否會流出來,紙板是否會脫離,從而引導學生學習與大氣壓相關的知識,再延伸到漁民是如何利用大氣壓的相關原理進行深海捕魚的;再如在滑輪的相關原理時,向學生演示通過滑輪輕松的提起重物操作,引發學生關于滑輪原理的一系列思考,同時將電梯的工作原理介紹給同學們,使同學們感受到物理知識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個問題,或是改進一種操作,鼓勵學生多參與物理實踐活動。
3. 小結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轉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中枯燥、乏味的弊端,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物理知識從課堂上延伸到生活中,將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與教材中的資源進行融合,相互補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物理課堂充滿生活趣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及時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糟粕,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適當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發現,在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 參 ?考 ?文 ?獻 ]
[1]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探索[J].陶飛.西部素質教育.2016(22).
[2]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謝遠軍.求知導刊.2013(04).
[3]中學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朱鐵成,張晶.教育科學研究.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