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現在大型企業更加看重員工的職業技術能力,而中職學校是培養職業技能的主戰場,中職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關系著中職教育的質量、勞動人民的素質和企業強盛的關鍵。本文從如何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出發?對培養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展開分析。
關鍵詞:中職學校;職業素養;中職生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與實施,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對于處于即將步入社會的中職學生來說,不僅需要牢固的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中職生就業能力的保障取決于職業素養能力的高低,現如今大型企業對于兼具高素質、技術能力強的人才非常重視,所以,加強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刻不容緩。
一、 現階段中職生職業素質現狀的分析
現在普遍認為中職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初中不好好學習被父母送去學一技之長的或者是中考沒考上不得已去上的,所以多數學生除了學習能力差之外,德育素質也不是很高。本人在中職學校任班主任已有數十載,發現中職生的思想往往存在消極自卑的心理,厭學行為非常嚴重、自己的職業理想不清楚、行為習慣差、沒有責任感等等。針對中職生存在的缺點,我深感肩上的擔子很沉重,我們要懷著一顆愛心,真正去關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積極探尋新型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技巧,以提升中職生的職業素養為目標,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一個教育工作者該有的樣子。
二、 培養中職生職業素養的方法與途徑
(1)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于中職生來說,大都基礎能力差,知識面小,自主學習意識不強,還有少數因為行為習慣不規范而錯失步入高中的機會,我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應起模范帶頭作用,嚴格遵守紀律,給學生做好榜樣。首先,應該從自身的行為習慣上出發,穿衣服必須大方得體,正氣凜然,不能穿那些奇形怪狀的衣服。班主任教學時應步步為營,耐心的去教導學生優良的行為習慣。班主任講課要條理分明,板書要整齊劃一,再去要求學生作業,認真對待,只要班主任自身有優良的行為習慣,學生才會敬服你,才會聽你的話,才會尊重你。這樣時間久了中職生就會養成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團結合作等等良好的行為習慣。將來會把這些習慣落實到工作中去,能更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
中職生的職業道德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職業道德的養成不是簡簡單單的,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鞭策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在道德修養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從小事著手,在職業實踐中錘煉的重要性。我們班主任應該從平時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出發,讓中職生從日常的言行舉動開始,嚴格規范自己,不能因為別人沒有做到而去效仿,甚至和別人一起不做,千萬不能有這種想法,只有嚴格的制度,規范的行為才能促成中職生的職業道德修養,我們要朝著摒棄自己的惡習,樹立屬于自己的職業理想,規劃好自己的宏偉藍圖,只有這樣,才能自覺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自己以后的職業生涯做鋪墊。
(3)優化課程體系,開設職業素養課程
中職學校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職業態度、職業道德、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和良好的敬業精神的職業習慣。為此,在優化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優化相關文化基礎課教學內容,如,優化體育課、優化語文課等,還有增設一系列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如,增設職業禮儀課程、增設表達與溝通訓練課程、增設藝術欣賞課程、增設心理學課程的指導等等,為培養中職生素質全面發展作準備。
優化體育課。將“足球和籃球”課程作為主要的教育項目,以發展學生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為目的,培養學生健壯優雅的身姿為目標。
優化語文課。把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為主要目標的傳統語文課,優化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為主要目標的文化熏陶課,如開展經典閱讀、名家講座這一類課程,對學生文化素養有一定的幫助,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為目的。
增設職業禮儀課程。該課程主要學習各種職業禮儀和社交禮儀.以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形象。
增設表達與溝通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通過各種相關活動.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
增設藝術欣賞課程。這門課主要以學生的自我賞析為中心開展的,如名畫賞析、經典電影觀賞、還有中國傳統文華戲曲的賞析等,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和藝術修養。
增設心理學課程的指導。這門課程通過心理指導為學生排憂解難,緩解內心的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所處的困境。
(4)加強校企合作,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學校與企業單位合作,邀請企業專家深入指導,在課程中將實際的行業標準、規范和企業的項目、文化進行融合,有針對性的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使中職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能,一畢業就能到工作崗位上工作。實現在校學習內容和崗位需求的結合,完成教育和就業的對接。這種“學徒制”模式不僅給企業帶來便利和良好的工作效益,更是職業教育的優化和發展趨勢。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為職業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中職學校作為一個技術宣傳、傳播的平臺,可以完成校企和企社之間的轉換與結合,同時也搭建起企業與學生溝通的平臺,幫助企業完成用工的需求。
三、建設健康和諧、高雅的校園文化促進職業素養
中職校園文化的創建應注重探求自身的專屬特色,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彰顯自己的個性發展,建設一個健康和諧、高雅的校園環境為主要目的,真正促使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為終結目標。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中職生的情操,對中職生的職業素養大有幫助,學校可以根據本校的良好校風給學生精神上的支持,利用開學典禮、大型集會、紀念“12.9”活動等各項恒長文化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富有震懾性的教育欄目,讓學生感受到校內名人先輩們,以及行業領軍人物的精神理念,“見賢思齊”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以滿足當今社會和行業對高技能人才的職業素養的要求。
總之,中職教育蓬勃發展,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在培養專業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中職生職業素質的教育,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激發學生的人格魅力,為職業素養奠定基石,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為職業素養保駕護航。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春風.依據“冰山理論”淺談如何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J].職業,2018(33):63-64.
[2]李立軍.強化班級管理 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對策[J].職業技術,2017,16(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