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勇
摘 要: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一些新技術手段逐漸被應用在教學中,其中多媒體、微課、白板等媒介成為課堂“寵兒”,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初中物理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之一,教師在授課時要巧妙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在本文中,筆者就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應用新科技實現高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目的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信息技術
新課改中涌現出一些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手段,廣大教育工作者秉承“以學為主”的觀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驗是物理學科重難點,空洞乏味的演示實驗導致學生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創設引人注意的實驗課堂環境,使他們快速融入其中,在掌握物理知識與實驗原理同時提升物理學習熱情。
一、巧妙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實驗興趣
初中物理實驗形式多樣,既包含探究性實驗也包含演示實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驗特性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展開實驗教學活動。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優點在新課改不斷推進過程中逐漸顯現出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動靜結合特點,將課堂內容以圖片、聲音或者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不再只從課本和教師講授中獲取知識。初中物理教師在講授物理試驗時,可以巧妙利用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或者現象,提高學生實驗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授“分子熱運動”一節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分子熱運動現象,進而提高學生實驗興趣。一上課,教師說道:“同學們夏天我們在外面經常聞見淡淡地花香,它們是怎樣傳到我們鼻子里的呢?”學生道:“借助風的力量!”教師道:“香氣分子在不斷運動,我們可以通過嗅覺得知,那如果是沒有氣味的分子是不是也在運動呢?”學生道:“是!”教師隨即通過多媒體播放了氣體擴散的演示實驗,學生很快就被視頻吸引住了,其中一人說道:“雖然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氣大,但紅棕色二氧化氮和空氣還是最終逐漸混合在一起了。”教師道:“這位同學觀察的非常仔細,我們將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學生立即理解了擴散的定義。教師通過多媒體將演示實驗以動態形式呈現給學生,使其通過觀察實驗,對物理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運用微課教學法,增強實驗演示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微課以短小和精悍的特點深受廣大師生青睞,被廣泛地應用在教學中,不僅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還在改變學生學習態度,使之養成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將微課巧妙得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增強實驗演示效果,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到物理實驗的趣味性,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一節時,通過微課教學法,增強實驗演示效果。一上課,教師首先將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兩個概念講授給學生后將測定小燈泡實際電功率的方法和步驟一一講解給他們,很多人仍然有一些困惑。隨后,教師將提前找學生制作好的“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微課視頻播放出來,將實驗操作步驟一一地展示出來,他們一看到自己熟悉的同學在做實驗,感覺到實驗既簡單又有趣,進而專心地觀看視頻,進而熟練的掌握實驗操作步驟。最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回憶實驗操作步驟,加深他們對實驗的認知。教師通過微課視頻將實驗步驟清晰地呈現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實驗演示效果,還提高了其學習興致。
三、借助白板教學,培養學生實驗思維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傳統“黑板+粉筆+教師”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和學生發展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斷將多媒體引進課堂,創設新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所謂電子白板,是指一種集感應白板和操作系統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電子教學系統。初中物理教師在講授物理實驗過程中,可以借助白板完成教學活動,將物理實驗的趣味性有效地展示出來,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
例如,教師在講授“電流的測量”一節時,借助白板教學模擬操作,培養學生實驗思維。課上,教師先將電流的概念、單位和測量儀器講解給學生,使其對電流產生初步認知,隨后利用電子白板畫了一個電流表,并將之逐步方法,使他們清晰地看到電流表量程和接線柱。在學生對電流表熟悉后,教師又利用白板展示出幾個電流表,使其正確讀出電流表示數,并用線段將電流表和電源、小燈泡、開關連接在一起,使學生明白電流表需要和小燈泡串聯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教師通過巧妙地借助電子白板完成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實驗學習興趣,還能有效鍛煉其實驗思維。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講授物理實驗時,需要巧妙地借助多媒體、利用微課和白板教學法,將實驗具體操作步驟和原理等內容清晰且有條理地講解給學生,使其對物理實驗產生濃烈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曾昭川.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J].新課程(中),2016(29).
[2]唐余忠.基于新課程背景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優化策略[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