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依男
【摘要】勞動者既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的主要力量。構建和諧友好的勞動關系,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受到社會經濟制度以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影響,使得勞動關系矛盾多發,這將要求企業應盡快分析原因,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本文將以廣州海珠區欣欣服裝廠為例,對企業在勞動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幾條合理性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和諧友好;勞動關系
1我國企業在勞動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社會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這將促使企業在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做出改變。在此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部分員工的權益招致不滿,甚至導致勞資關系惡化,引發較大的社會問題,其中我國企業在勞動關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勞資關系分配不合理、管理不規范
部分企業在用工方面呈現出分配不合理、管理不規范的問題。首先,勞資分配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勞動者的工資待遇較低、工作強度大、環境較惡劣等方面,部分企業中沒有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以及社會保險,使得勞動者權益被損害后難以維權。同時,企業在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忽視勞動者具備的知情權和表決權,使得法律中賦予自身的權益難以在現實中得到落實,進而受到資方的侵害。其次,管理不規范。主要體現在勞動者的利益訴求通道受阻方面,部分企業的工會中不允許勞動者加入,并且當發生侵權事件后,工會以及政府會過多的偏向資方,輕視勞動者權益,長此以往,企業中的勞動關系矛盾將更加尖銳。
1.2勞資矛盾問題日益尖銳,影響企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勞動矛盾沖突事件頻頻發生,集體性的勞動爭議案件以及爭議人的參與數量逐漸提升,形式變得異常激烈。在此種勞動關系背景下,使得勞動者對工作態度松懈,經常發生用腳投票的現象。尤其是在90后的新一代勞動力進入到市場當中,其對于自由度以及發展機遇更加注重,因此在維權意識方面十分強烈。因此,企業如若依然忽視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及時進行勞動格局的調整,使得勞動者的收入長期難以得到保障,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不相符合,則很可能發生經濟危機事件。
1.3勞動爭議事件多發,威脅社會穩定
近年來,隨著勞資關系矛盾的愈演愈烈,導致雙方在道德方面存在較大的風險,這種現狀既不利于勞動者自身技能的提升,同時也為企業的招工工作帶來較大難度。部分企業由于對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的權益不夠重視,甚至連最基本的權益都無法保障,使得“鬧大式維權”事件頻發,嚴重威脅了社會穩定。
2我國企業勞動關系問題產生的原因
勞動關系能夠從側面反映出社會制度以及生產關系,其不僅僅只是企業內部雙方博弈的結果,同時也與市場現狀以及勞動者所處的社會地位息息相關,因此對勞動關系問題原因的分析顯得十分重要。
2.1勞資博弈力量不均衡
由于我國勞動力數量多,并且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而資本方面較為稀缺,使得勞動力在供求關系方面處于劣勢。同時,大多數勞動者在學歷、素質等方面不高,只能夠從事一些較為簡單的生產環節。例如,在廣州海珠區欣欣服裝廠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服裝廠引起了大量高科技生產設備,信息化程度逐漸提升,大部分環節僅需要簡單勞動即可完成,因此勞動者的地位明顯降低,并且可以隨時替換。
2.2勞動力分化
在部分企業中存在將勞動力進行分化的現象,主要被分為核心勞動力和邊緣勞動力、城市工和農民工等,他們在認知能力與技術水平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產生了分化甚至對立。同時,勞動者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住自己的工作,進而獲取更多的勞動報酬,使得勞動團體的凝聚力降低,失去與資方博弈的戰斗力。
2.3法律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國在勞動法方面注重個別勞動關系的調整,對于目前多發的集體勞動爭議存在一定的法律缺陷,部分政府在對此類事件的處理過程中過多的偏袒企業,甚至成為了企業的“保護傘”,在此種狀態下勞動者受到較大的擠壓,合法權益也難以得到保護,最終導致勞動關系矛盾加劇。
3企業如何營造和諧勞動關系
針對我國目前大部分企業中存在的勞動關系矛盾問題,應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合理妥善的處理和解決,防止其擴大化為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風險,甚至威脅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的穩定狀態。
3.1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首先,完善民主制度。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進行的制度轉變調整,應充分保障勞動者的知情權和表決權,努力促進勞資關系在權利方面的平衡狀態,構建現代化企業管理結構,進而營造出和諧的勞動關系。其次,建立協商制度。企業中積極發揮工會的作用,工會中的工作人員應及時準確的了解勞動者的所思所想,勞動者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或者不滿可以反映到工會中,工會本著公平公正的態度從中進行調節,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進而營造出和諧的勞動關系。例如,在欣欣服裝廠中,在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工人的期待薪資與待遇也將發生變化,這時勞動者可以通過工會訴說這一請求,工人將此事與上級部門反映,再給勞動者答復,使此事能夠在和諧勞動關系的背景下得到處理和解決。
3.2健全相關勞動關系制度
針對集體勞動爭議多發的問題,應及時健全相關勞動關系制度,彌補此類法律空缺。在制度進行健全的過程中,應在營造和諧企業關系的目標下,對于不同爭議的發生類型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同時,完善集體協商制度,提升勞動執法效率,對政府的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使得勞動關系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另外在工作中企業要加強對職工教育,減少管理上的矛盾沖突。良好的員工日常管理對各級管理者來說有著很高的要求,管理者可以適當的與員工溝通,了解員工的生活狀況,如果員工生活上有困難,企業可以協助幫助員工解決問題。其次企業管理者還要積極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能,知道在工作中怎樣才能有效的激勵員工,增加員工的正面情緒。企業也要學會站在員工的立場為他們提供文化活動,適當開展員工活動能夠增強團隊凝聚力,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
3.3完善企業服務體系
政府應采用制度的方式,促使企業完善自身的服務體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逐漸減少社會資本投資方面的限制,打破行業壟斷,實現市場的公平準入,使服裝市場中不公平競爭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第二,政府加強對中小型服裝廠的資金投入,使其能夠實現產品和服務模式方面的創新,將貸款優惠政策與企業的和諧關系掛鉤,以此來促進企業對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視程度,扶持中小型服裝企業實現穩健的經營,使其盈利能力以及發展力量得到顯著的提升。這樣做還能夠防止由于企業發展困難導致裁員現象產生,有效的避免了勞動關系的惡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服裝企業為了能夠在競爭中搶得先機,脫穎而出,則必須進行制度和管理方面的變革,實現現代化發展。但是在改制的過程中,將可能由于利益沖突引發勞動關系上的矛盾,這將要求企業注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等相關部門力量,使矛盾沖突得到有效的緩和和解決,進而構建出和諧友好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記者張麗輝.三舉措構建維護農民工權益長效機制[N].河北日報,2015-07-15006.
[2] 張明忠,張承孝.“三方四家”營造企業“家”園——成都市新都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觀察[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5,0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