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東
摘要: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屬于城市規劃的范疇,因此在設計時,要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在設計時應該根據城市功能區來選擇不同的交通道路模式,這樣才能保障城市交通正常有序運行。基于此,本文闡述了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思路,對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原則及其設計要點與措施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思路;原則;要點;措施
近年來,城市化建設得到快速推進,因此為了確保城市道路交通科學、有序的可持續性發展,需要加強城市道路工程的科學規劃設計。以下就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
一、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思路的分析
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思路主要體現在:(1)運用道路交通線形設計提高設計水平。道路交通線形設計對道路交通的使用質量以及交通運輸狀態有著直接的影響。一個好的線形設計,不但可以給城市交通運輸提供安全便利的通道,同時也應該跟沿線周圍的自然環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使的乘客路途疲勞及時得到緩解。站在景觀以及安全觀點來說,使用比較大半徑的圓弧曲線,比漫長的直線以及短線更為合適。拋去主干路以及交通性的干道不應該使用比較多的轉折之外,通常道路交通都會使用比較合適的轉折,并且來設置偏大的曲線,可以消除長直線的單調。(2)擁堵不能只靠簡單地拓寬道路交通來解決。通過對世界先進城市交通狀況的研究顯示,道路交通的寬度與擁堵程度并不是相輔相成的。
二、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原則及其設計要點的分析
1、道路工程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分析。主要表現為:(1)結合城市風貌進行規劃設計。有些城市因為地形地勢的原因不適合將道路設計得比較寬,有些城市綠化或者是自然景觀風貌比較好,道路設計也要充分的結合這方面的特點。道路設計與城市風貌有效的結合起來,并且利用先進的設計理念進行空間組合,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2)路權資源的合理分配原則。通常道路都是以機動車道為主,而人行道、自行車道以及公共交通使用的道路都是對道路來說,主要就是輔助作用,因此在進行道路設計時,要根據不同的道路作用以及道路等級,來分配路權資源,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服務的對象,比如在現代城市,只有極少數人使用自行車作為代步工作,因此在建設自行車道是就不需要占用很多的路權資源;盲人是受保護的群體,在道路設計時,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來設計盲道,以保證盲人的正常出行。(3)嚴格遵循用地原則。道路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用地需求,不能為了城市交通而一味增加道路用地,而應該結合城市功能分區,充分了解功能分區后,再選擇合適的交通模式進行設計。(4)合理布置空間原則。為了更好的為城市居民出行服務,道路承載的功能不僅僅是基本的交通運輸功能,還有管線載體功能,如果設計美觀,還具有一定的景觀功能,因此在空間上一定要合理布置。
2、道路工程規劃設計要點的分析。主要體現在:(1)交通性道路工程規劃設計。交通功能性設施主要是以車行交通服務作為主要的目的,路燈、護欄、候車廊以及人行天橋這些設施的設計應該簡潔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標志、標線的選為應該有一定的提前量,方便駕駛員在快速行駛中能夠及時對前方的路況條件以及管理要求有所了解。(2)道路工程規劃的線形設計。道路工程規劃的線形設計若良好,一方面能夠帶來安全便捷的交通條件,另一方面還可以和沿線兩側的景色和自然環境融合,以這樣的方式讓乘客在途中的疲勞度能夠的到緩解。從安全和景觀角度去分析,半徑偏大的圓弧曲線,一定會比短線或者直線使用。在交通性的干道和主干線的道路交通中,較多的轉折處是不宜使用的。然而一般的道路交通中,能夠使用恰當的轉折,曲線也可以設置偏大,讓自然景色和建筑物在沿線的量測有一定的變化,讓較長直線的單調感覺得到消除,讓司機的疲勞度得到緩解,在一定程度上,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也會降低。(3)道路工程規劃的平面交叉口設計要點分析。主要表現為:第一、交叉口的豎向設計。交叉口豎向設計中,既要詳細考慮排水的通暢性和行車的舒適性,還要與周邊的鍵鼠標高順接,合理確定交叉口的設計標高。在豎向設計過程中,處理縱橫坡度的時候,要按照以下幾方面要求進行處理:交叉口的排水想要得到保證,道路交通縱坡的坡向最少要由一條分離到交叉口的一側。交叉后被主要道路交通通過時,在坡度的設計上要維持原狀,針對次要道路交通的橫坡隨著主要道路交通的縱坡而變化,次要道路交通的縱坡要隨著主要道路交通的橫斷面而變化。第二、交叉口的縱斷面與平面線形。平面交叉的路線,提倡使用正交的方式且要是直線,如果是斜交的情況不能夠避免的時候,在交叉角中要控制在45°之下。路段上的交叉口要與平曲線的終點和起點,要按照道路交通和行車速度、道路交通等級進行確定,不能夠太短。
三、加強道路工程規劃設計的措施
1、嚴格平、縱、橫同步設計。道路是三維的帶狀構造物,平、縱、橫的設計信息集中在一起才能反映真實的設計情況。道路地形在很小的范圍內也可能產生很大的變化,路線平、縱面稍微移動就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就要求路線設計應該平、縱、橫步精細設計,以互相檢驗設計的合理性,這在局部路線優化時尤為重要。
2、靈活運用線形指標。線性指標的選用不僅關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還影響到工程的造價和區域的自然環境。在路線設計技術指標的運用上,應結合地形、地物、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特別是要注重總體設計。要注意保證前后路線線形的均衡性和連續性。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加強對標準規范的理解,做到靈活運用技術指標。
3、合理采用曲線型設計法。在當前的道路建設中多采用曲線設計法。所謂曲線型設計方法,即根據線形布設的技術標準要求、平縱線形組合的均衡要求、地形地物及自然環境的約束要求,采用曲線單元并選用合理的線型參數來布設路線。采用曲線型設計方法進行路線設計,既能使道路線形美觀,也可以使道路本身和沿線景觀相協調,更重要的是曲線型道路相比直線道路更容易讓駕駛員開車時的注意力集中,從而減少交通事故。
4、強化環境保護。道路工程規劃設計中的路線進行設計時,應該選擇那種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的設計方案。道路路線設計必須結合實際的施工地點的環境因素,實施時要考慮到:文物、水利、保護區與濕地等眾多的因素,力求在道路建設的時候生態與經濟共同進步與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水平關系到城市整體規劃設計質量,甚至影響著城市居民日常的交通出行,因此在設計時一定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好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工作,從而確保道路建設完成后,可以有效促進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新.市政道路規劃設計中的影響因素及措施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08).
[2]李林.分析公路路線設計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6).
[3]張帥等.城市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探討[J].炎黃地理,2018(12).
(作者單位:北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