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鄭州市管城區柴郭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始建于1931年,學校現有657名學生,48名教師,其中體育教師3人,238名學生為柴郭村孩子,其余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切為了師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的辦學理念,為了實現這個理念,學校提出了學生的成長目標: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玩耍;教師的成長目標:會為人、會工作、會生活。柴郭小學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教育品質,本著“以足球特色為先導,以創新課程為動力,以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歸宿”的工作思路,通過創新探索學校課程綜合改善,有效推進柴郭小學和諧、有效發展,全力打造“柴小鴨”的農村學校品牌。
學校從2013年7月至今,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已有6年時間。2015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16年1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柴郭小學校長被評為河南省2015年度校園足球年度新聞人物,柴郭小學也逐步成為河南省教育廳關注的學校,成為河南省校園足球工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傳部官微里出現頻次較多的學校。
一、發展理念逐步明確
為認真貫徹河南省校園足球“育人為本,重在普及,廣泛動員,人人參與, 夯實基礎,逐步提升” 的指導思想,柴郭小學成立了以學校校長為組長的柴郭小學校園足球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學校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體育教師、班主任。柴郭小學校園足球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建立健全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相關制度,規劃學校校園足球發展方向,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校園足球活動。
二、足球場地有效開發
柴郭小學在操場南邊建了4個籠式足球場,每個籠式足球場長12m、寬9m,并利用軟性材料將各個籠式足球場的柱子和鐵絲網邊進行了包裹,保證了學生在足球比賽中的安全,每個籠式足球場都能夠容納學生進行3v3足球比賽。建設籠式足球場,有效提高了運動場的使用率,具有占地小、投資小的優勢,有效解決了學校場地不足、經費有限的問題。
三、社會力量不斷涌入
黃河科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定期為柴郭小學提供專業的政策引領和技術指導,并選派足球專業實習生到學校實習,幫助學校上好足球課,保證學校的足球課都是由1名學校體育教師和1名實習生共同完成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柴郭小學還成為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的實訓基地,于2015年11月12日在柴郭小學舉行了揭牌儀式,與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結成手拉手互助工程示范校。柴郭小學和高校合作探討體育發展的模式,受到了河南省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高度認可。這種合作模式,既解決了柴郭小學開展校園足球師資不足和專業性不強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足球專業的實習生教學經驗不足、對基層校園足球情況缺乏了解的問題。雙方互惠互利,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價值,為高校對基礎教育的精準扶持作出了探索,也為探索河南校園足球發展模式作出了貢獻。
四、比賽與教學完美結合
柴郭小學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尊重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尊重和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院長王崇喜提出了在校園足球深化中“以賽促技”的理念,柴郭小學根據這個理念在創新課堂足球教學模式時建設了籠式足球場地,讓專家的理念落地生根,用實踐證明了“以賽促技”的正確方向。每周2節的足球課上,將班內學生分為8組,每組6人左右,男女混編。一堂課前20min,足球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準備活動,并教授學生足球技能。20min之后,班主任帶領4組學生在籠式足球場進行2場班級內3v3籠式足球小組賽,每場比賽5min,要求所有學生必須上場,裁判員、記錄員均由學生擔任,另外4組學生則在足球教師的帶領下繼續學習足球技能。本周第二節課時,在上一堂課后半部分進行小組賽的4組學生繼續學習足球技能,上一堂課后半部分學習足球技能的4組學生則去進行小組賽,以此輪換,使全班學生每周都能進行1次高強度、高質量的足球比賽。這種以小組競賽為核心,打破傳統班級建制,實施分組教學、輪換競賽的教學方式,不僅夯實了學生的足球技能基礎,還激發了學生的競賽興趣,實現了教學與競賽的無縫銜接。
五、普及力度持續加大
1.建設全員參與的競賽體系
柴郭小學創建了“校長杯”班級聯賽、班級小組聯賽兩級聯賽互通的全員競賽體系;破解了比賽僅是少數學生參與的難題,充分調動教師、學生、班主任參與的積極性,將體育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打通了教學與競賽的互通通道,實現全員參與比賽的目標。利用班內小組賽,體育教師配合班主任將有足球天賦并喜歡足球的學生組織起來,利用周五下午課余時間,代表本班參加“校長杯”班級足球聯賽,每年級每周進行1場比賽,一直循環一學期,同樣采取3v3籠式足球比賽的方式,上、下半場各5min,中間休息10min,每隊有10人出場,男女混編比賽。經過循環賽,評出循環賽比賽名次、學期總冠軍。班級聯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可選到學校足球隊并進行系統訓練,代表學校參加更高級別的足球比賽。每班每周進行4場比賽,一學期共進行56場比賽,2016年9月迄今為止,柴郭小學共開展了3594場籠式足球比賽。
2.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
除了學生100%參與校園足球活動以外,柴郭小學的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也全部參與到足球活動中,讓全體教師了解校園足球的重要育人作用,建立實行觀念改變為先導、管理機制為保障的體系。并由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帶領班主任、體育教師具體實施,體育教師負責技術和技能教學,班主任負責組織和管理工作,全體教師均以不同的形式參與足球活動,形成了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互動的校園足球生態體系,實現了師生全員參與、深度普及校園足球的目標。同時,每學期學校會對班主任進行足球培訓,讓學校足球教師及時給班主任普及足球知識。
六、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校園足球作為實現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育人工程,提高中國足球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的基礎工程以及推進學校體育綜合改革的探路工程,要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學校體育提出的“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四位一體目標。為此,柴郭小學的校園足球工作以學生終身發展需求為主線進行改革,以教學模式改革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足球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帶動學校足球訓練、競賽和管理模式的改革,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構建全員參與的一體化生態育人系統。學生通過比賽,懂得了團結,懂得了勝利的來之不易,經歷了失敗,學會了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以更加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
校園足球改革是學校體育改革,乃至基礎教育改革的先導,校園足球的作用可直接遷移到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從而帶動整個學校教育環境的改善,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充分發揮校園足球在學校體育改革中的探路作用,成為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發揮校園足球的引領作用,需要調動各方資源全面推進學校體育的改革,高校與基礎教育的聯動,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的全程參與,教學、訓練、競賽、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體化,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全生態育人體系,才能將校園足球做大、做強,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才能落地。在校園足球改革方面,柴郭小學始終堅持不斷探索與創新。今后,柴郭小學會繼續在“優質、均衡、特色、和諧”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為全面落實校園足球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