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一個民族、國家、政黨以及人,對自身文化的肯定就是通過文化自信體現出來的,使其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完全體現出來。文化自信,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中的重要戰略,其當代價值十分顯著。本文對文化自信的當代價值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實現策略。
關鍵詞:文化自信;當代價值;實現路徑
前言:在生活中,文化屬于人員的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學習知識的一種能力。另外,文化具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在廣義文化主要指其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人類創的社會制度、器物以及社會風俗等,在狹義文化中主要是指精神層面的文化。在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后,學術界開始興起文化自信的研究熱潮,并且成果頗為豐碩。
1.文化自信的當代價值
1.1促進中華民族復興
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和我國文化發展有著緊密關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通過建立文化自信,能夠在文化改革、發展中,使國民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并使社會精神面貌得到充分改善。要想實現民族復興夢,需要大力建設社會文化,同時需要強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首先,應該倡導國民,樹立共同理想以及信念,使民族意志得到充分強化[1]。其次,應該借助中國精神,使民族內在力量得到充分匯聚,使海內外華人與華僑從中華文化中產生驕傲感與自豪感,使其成為連接我國各民族的精神紐帶與文化橋梁。
1.2促進四個全面發展
文化自信是順應時代發展與人民期盼下的產物,其與社會發展規律完全相符。促使人們能夠以實踐與精神的角度絕對四個全面戰略進行有效落實。在我黨正式成立之后,即扛過民族文化大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指導者。在2020年我國要完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工作,其主要涵蓋生態、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五方面內容,因此,需要保證文化自信具有較強的推動力,其體現了我國對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自信。只有文化自信十分堅定,才能夠為深化改革注入動力,在這一過程中,應該將文化自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改革自信能夠得到有效鞏固與強化。從嚴治黨與依法治國的全面發展,使我黨在強化黨的建設以及治國理政的文化自信完全體現出來。在文化自信提出之后,要更加嚴格地進行從嚴治黨等方面的建設,通過我黨提出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要求以及兩學一做與三嚴三實等教育活動,均體現出我黨在建設過程中的文化自信。
2.實現策略
2.1積極傳承優秀文化基因
不同國家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均具有其固有與傳統的文化底蘊與根基。在我國,濃厚的傳統文化就是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需要繼承傳統文化,并不斷創新與發揚。中華民族將全部追求都濃縮在了中華文化之中,其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其在歷史長河中孕育了一代代中華兒女,使人們在生活中找到精神支柱,并且使世界文明更加豐富,使文化形成多樣性[2]。在歷史發展中有著輝煌的歷史,并且在現代化舞臺中,其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傳承優秀文化并不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復古,而是對其進行積極借鑒,以當下為基礎,積極創造文化。
另外,需要以馬克思注意指導思想為基礎,其對人類發展規律進行了充分揭示,同時為先進文化建設提供指導。我黨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發展建設的,并將其作為建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在推進其中國化建設中,產生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重要成果。基于當前形勢,應該將馬克思主義貫徹始終,以其林立場、觀點以及方法等,開展文化建設,汲取文化精華,促進人民健康發展。
2.2積極借鑒外來文化
經過40改革開放發展之后,我國已經成為開放大國,對于世界文化,其多元化特點較為明顯,并且不同的文化其優勢也有所差異。因此,在文化建設中,應該以包容的胸懷以及開放的心態,積極接受世界文。不同文化其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是不同的,然而,其均屬于人類共同的財富。只有做到兼容世界文化精華,積極借鑒其長處,才能夠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然而,在文化交流方面,保持開放態度,但是不應該出現盲目崇拜以及妄自菲薄的心理,借鑒并非是照搬。需要具備辯證能力,所有文化的形成均是基于其特定土壤,在其離開原來的環境之后,文化價值會發生一些改變。并不是所有外來文化都屬于優秀文化,對于外來文化,需要做到理性辯思、深入分析,并對其進行多維度比較以及謹慎取舍。應該使其通過轉化形成全新文化,在文化發揚與摒棄中要保證具有實質性進展。只有對外來文化進行轉化之后,才能夠滿足中華人民發展需求,在外來文化中融合本民族元素,才能夠保證其茁壯成長。另外,需要在自身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傳承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否則其會走向虛無。創新為文化注入活力,否則其會在發展中喪失競爭力。中華文化能夠從歷史長河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在其能夠為基礎不斷進行創新。應該借助文化體制改革使文化創新動力得到充分調動,對文化產業進行全面發展,促進文化與經濟之間的互動,借助文化的力量使現實問題得到充分解決。
結語:綜上所述,文化自信具有促進中華民族復興以及促進四個全面戰略有效落實等當代價值,其內在力量推動著中華民族大步前進。另外,需要通過積極傳承優秀文化基因以及積極借鑒外來文化來實現,并借助立足于自身文化傳承與創新,促進自身文化發展。同時需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不斷為文化自信提供活力,充實其內容,增強民眾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劉曉航. 文化自信的當代價值與構建路徑研究[J]. 長江叢刊, 2017(18):44-44.
[2]楊曉杰. 文化自信的當代價值及實現路徑研究[J].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 18(05):117-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