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摘 ?要: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更強調教學的有效性、創新性。初中信息技術是學生體系性接觸信息知識的初級階段。為此,教師可應用微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并促進其展開探究性學習。基于此,本文展開對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探究。
關鍵詞:微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一、微課的概念及應用必要性
微課立足于學科重點知識內容,按照所面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將素材進行梳理、結合,匯聚為數字化授課資源,應用于教學中。
在此其中,通過視頻(微課件)的生動、直觀展示,將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課堂關注力,促進其深入學習。并且,通過微課應用,可對重點內容進行立體的展示與分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準確把握。另外,其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自主學習,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可以說,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促進作用顯著,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巨大的教學便利。其不僅改變了應試教育中教師“滿堂灌”的授課模式,為學生的創新學習提供了新渠道,便于“碎片化”學習,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構建立體的知識結構,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微課教學的主要特點
1.短小精悍:微課的時長一般在5-10分鐘,其通常用于教學導入、激趣及對知識點總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易于隨時觀看。此外,其不僅受用于課堂施教,也就可以用于教學的互動、交流。
2.資源豐富:微課依托于互聯網,具有海量的信息庫。教師可依據教學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對素材資源的篩選,制作相應的微課件。
3.主題明確:一般情況下,一個微課件中涵蓋1-2個知識點,其所表現的主題中心較為明確。
4.交互性強:微課短小精悍,易于分享、傳輸,便于師生、生生之間的學習交流與互動。
5.易于形成知識延伸:微課的應用主要是對信息技術課程的主題思想或是主線進行展示,細節內容則需要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擴充。
三、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加強教師對微課應用的重視
素質教育的推廣及普及,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注入了新活力。這便要求教師應不斷優化教育理念,創新授課模式,教學內容也要保持與時俱進,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所需,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例如:在“畫奧運五環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微課件作為教學鋪墊,使學生深刻理解五環旗的來歷和其內涵,使其具有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有效改變了在說教授課中部分學生易于開小差、走神的問題。由此可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離不開對微課的合理運用。為此,教師需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一方面重視微課教學,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具有應用微課、制作微課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始終秉承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加強對微課創新教學的研究,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的熱情,靈活運用微課教學,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2.樹立生本意識,注重對學生的興趣激發
新課改的縱深推進,強調應尊重并發揮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因此,信息技術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改變以往的以教定學,發揮好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適時地隱身為課堂的組織者、觀察者、合作者與參與者。
例如:在“走進信息世界”的學習中,教師用微課向學生展示近代與現代人們生活的對比:以前人們寫信、見面,需要長途跋涉;現代人們發郵件,可以進行視頻通話。以信息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改變為線索,促進學生展開思考:信息技術為我們帶來了哪些便利?我們應如何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與此同時,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需將微課教學的應用盡量精煉化,并制定好課堂教學的目標,調理好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融洽、和諧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注重教學中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走近學生,了解其學習和掌握情況,進而推進因材施教,提升信息技術授課的有效性。同時,教師還要將微課教學的運用生動形象化,以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
另外,教師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鼓勵,以正向教育的方式,使其保持在學習過程中高昂的探究熱情,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3.開展翻轉課堂,促進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技巧
為了更好地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展開“翻轉教學”,使師生身份得以轉化,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活動的靶子”學習中,教師通過學習平臺、班級群發送預習課件,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多渠道進行資料收集,完成課件中所預留的設計作業。在課堂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互助學習,大家相互之間就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交流,讓思維在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促進學習經驗的流動、共享,并匯總所遇到的學習問題。讓課堂成為學生實踐、探討、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基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及科技事業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促進作用舉足輕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變革、創新。作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師,一方面應具有生本意識,將學科特點與學生的認知、學習規律相融合;另一方面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授課水平,充分發揮微課對教學的促進作用,以做好教學鋪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進而構建初中高效信息技術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梁梅.網絡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初中生學習(師者),2016(04):95-96.
[2]吳梅增.運用微課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07):47-48.
[3]侯佩佩.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