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平
【摘要】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科技手段運用到課堂,由于它形象、直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教學手段。它的有效應用,打破了傳統語文教學模式,語文教學走向多樣化,給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從當前語文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誤區談起,進而論述什么是語文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強調多媒體的運用一定要緊扣語文教學的目標,具體從三方面說明語文多媒體教學有效性的特點。最后,結合實際,重點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等方面來具體介紹運用多媒體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當前語文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倍嗝襟w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手段運用到課堂,由于它形象、直觀,信息量大,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給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然而,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運用,不少教師在認識和實踐中顯現出一些誤區,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高,這些誤區主要表現如下。
1.過度強調教學的直觀性
文本呈現的是抽象的語言文字,有的教師為吸引學生,一節課中窮盡各種多媒體手段,然而,一節課下來,學生看得眼花繚亂,往往對問題缺乏進一步的思考,對課文要求掌握的知識也理解不深、掌握不牢,這樣的課堂教學缺乏目的性、啟發性,它忘記了我們語文教學的任務: 學習語言,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導致本末倒置。
2.使用多媒體過于零散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內在聯系,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感知課文,容許教師靈活運用教材,但有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不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只是一味地展示大量圖片、聲像資料,東拼西湊,只要學生看得喜歡看得高興就行,這樣,一篇課文被剝得支離破碎,非常不利于學生系統地、有效地掌握知識。
3.多媒體凌駕于語文教學之上
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多媒體只是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起輔助作用。然而現實中,由于多媒體是按課前教師的教學思路設定好的,在教學中,有些教師卻對學生新生成的問題往往一言帶過或忽略不管,仍然千方百計讓學生往預設好的程序上套,勢必扼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師也會被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預設好的多媒體捆住手腳,最終被多媒體主宰,這是違背教學規律和課改精神的。
面對誤區我們必須認真對待,不可一味盲目地依賴多媒體。合理正確運用多媒體,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二、語文多媒體教學有效性的特點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闭Z文課堂教學的任務,就是教師通過教學,實現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科技手段運用到語文課堂,它必須有效地促進語文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語文教學目標實現的,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才是成功的、有效的。那么,語文課堂中有效的多媒體有哪些特征呢?
1.適量
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課堂上,學生首先接觸的是語文文本,由于文本呈現的是抽象的語言文字,適量地運用多媒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多媒體所呈現的內容,應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形象地感悟文本、準確理解課文等。只有適量地運用多媒體,才能有效地發揮它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2.適時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要找準時機,適時介入。一般來說,當課堂需要激發學生興趣的時候,運用多媒體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或遇到難題需要幫助的時侯,運用多媒體能對學生理解課文起景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作用。最后,在語文學習中,需要拓展學生知識的時候,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的特點,能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做到事半功倍。
3.針對性強
這里講的針對性主要是指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應采用不同的方式。首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多媒體也應采用不同的方式,如識字部分,可制作一些形象直觀的動畫課件,呈現象形字、會意字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牢記這些字。閱讀教學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文章、詩詞,可利用音樂營造氣氛,加強感染力,幫助學生體會理解。其次,運用多媒體時,應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分層次使用多媒體。中低年級的小學生(1-3年級),注意力不易集中,課堂上應該偏重形象、生動、活潑一些。高年級學生(4-6年級)學習能力相對較強,使用多媒體應偏重拓展知識、發散思維、等方面。只有這樣,多媒體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才可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多媒體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下面筆者結合平時的語文教學,具體談談在小學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運用多媒體提高識字教學
①趣味識字
識字是小學生的一項重要任務,小學語文大綱要求小學生要會認3500個漢字。小學低年級語文不但識字量大,而且課程也緊。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認識較多的生字?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一種有趣的識字環境,讓學生快樂識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捷徑。由于我國漢字大部分都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因此,我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圖片、動畫演示等多媒體方式,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形象化,再現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印象深刻,自然也就記得牢。教材中有很多會意字,也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便于學生識字。此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這樣老師教得巧,學生學得妙,多媒體有效地促進認字、解字、記字的教學任務的完成。
②擴大識字量
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多媒體信息量大,它為學生自主識字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例如,在學完《耳、目、口》、《日、月、明》等課后,讓學生查找一些有關象形字、會意字的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來認識更多的字,學生因此掌握了很多象形字、會意字。從課內學習入手,借助多媒體擴大學生課外識字量,是識字的一種好方法。
2.運用多媒體促進閱讀教學
①解決課文重難點
在教學中,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如何,關鍵看學生是否在學習中掌握了重點內容,是否解決了疑難問題。利用多媒體形象、逼真的特點,課堂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較好地解決教材中的重難點。
②營造美感情境,體驗文本之美
語文教學過程實質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課文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但學生由于年齡、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常常難于和文本產生共鳴,學生和文本之間情感難于溝通。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美感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從而產生審美共鳴。
3.運用多媒體提高作文教學
一提起寫作文,許多學生就感到頭疼。小學生缺少生活體驗,再加上許多學生不善于觀察,寫作文時往往感到無話可說。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作文教學變得更加活潑生動了。作文講評時,可以通過投影儀、制作幻燈片或網絡傳送作文,進行互評互改,學生因此知道什么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也知道自己作文的優點和缺點,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修改好的作文,還可以通過班級博客發表,建立一定的讀者群,讓學生有成就感,使寫作文成為學生樂意做的事。
4.拓展學習領域
語文包羅萬象,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它不但滲透到各個學科中,也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整合學科資源,“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鄙钪刑幪幎加姓Z文,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如語文綜合性學習單元,可引導學生通過看調查、上網、看書等方式查找資料,形成專題報告,并讓學生制作幻燈片在班級匯報。將課內與課外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拓展了學生學習的領域,提高了語文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緊扣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靈活、有針對性地使用多媒體,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真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確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這種現代、高效的教學手段,值得我們繼續深入研究、不斷完善并積極實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S].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宋春燕,李維.淺談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與不足[J].高等數學研究,2007(1).
[3]張子泉.語文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及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31).
[4]楊輝.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誤區分析及對策思考[D].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