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心
摘 要:信息化不僅僅是我們進入新時代的標志,同時也對我們的生活觀念,日常的生活方式等做出了巨大的改變。面對這種改變,我們在教育領域也應當與時俱進,將這種信息化的技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能有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信息素養。本文探討探討構建高中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模式,希望能夠提升學生的信息化素養,激發學生在學習技能和思維能力方面的一系列進展,為信息時代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C/S的評價系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探究
C/S,即Client/Server(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是軟件系統體系結構,通過將任務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統的通訊開銷,充分利用兩端硬件環境的優勢。本文在利用C/S的評價系統基礎上,思考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一、創新教學方法,優化信息課堂
根據教育工會的工作思路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希望結合與時俱進的原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對于創新理念的利用和發揮,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做到教學實踐和信息化的教學理論之間緊密的結合。創新是一切活動的源泉,唯有創新才可以讓教學打破教育死水的現象,使學生樂于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創新不斷對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提出挑戰,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想要創新課堂方式就要突破自我,提高理論技能與教學方法,才有可能實現創新。
部分學生缺乏對此類課程的興趣,這一類課程在授課時方式也較為粗暴簡便,例如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在學生上機時任由學生玩兒打牌游戲等。例如在信息技術課程上,采取競賽模式,利用C/S的評價系統,舉行一些小型比賽,比如關于“打字速度”的比賽。我們可以采取競賽模式,在學生通過練習之后,以掐表計時的方法來評測一分鐘之內學生的打字速度,并給予一定的競賽禮品。積極的良性競爭和競賽的壓力,使得學生的競賽意識被很大程度上激發注意力,能夠更有效的集中在課堂之上,從而能夠提升各項課堂的學習效率和競賽效率。
二、利用C/S評價系統,監督學生學習狀況
可以利用C/S評價系統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評價,因為大多數學生在高中階段往往更重視文化課成績,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也不是很重視,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大多數喜歡在課堂中偷偷玩游戲或者是登錄QQ聊天的,整體的教學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該評價系統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進行評估。
我們上課時,常規教學環境中有廣播系統,授課時,可以控制學生機與教師機同步,看教師演示的。開發的C/S系統主要是學生學情反饋系統,每節課課堂任務,通過該系統讓學生完成并實名提交,系統評分,記錄成績,統計正答率。完成之后,學生上課時,必須先完成任務才能去玩其他的,提高他們課堂學習效率。并且,教師容易掌握到學生學情,對后進生及時補缺補漏。
比如,在練習Excel表格操作時,傳統的教學可能讓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怎么操作,然后大多數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選擇玩游戲、看視頻。在快下課時預留10分鐘左右,利用該評價系統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完成一套任務,比如說,對Excel表格內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按照規定排序、或者對固定區域內的人名單進行篩選等。在下課之前學生完成任務的提交,通過該評價系統能夠整體直觀的看到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比如大部分學生還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要求操作的,整體完成度非常好,正確率達到90%左右;而部分個別學生由于課堂上貪玩游戲或者是學習興趣不夠,操作起來就比較困難,得到的成績都沒及格。利用這個直觀的評價結果就可以對相應困難的學生進行單獨的輔助,幫助學生學習Excel表格操作技能。
三、轉變教學方式,對學生作業進行測評
我們在授課信息技術課程時,并非只是簡單的上機,同時還要為學生講授相對應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講,是無聊的,枯燥的。因此我建議針對低齡學年段的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應該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現實中教師習慣于一言堂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明顯已經過時,教師為中心的年代已經過去,而學生的參與感更強,關注度更高的時代已經來臨,而目前很多信息化教學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吸引點仍然是比較少的教師仍然會采取不自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這種現狀是應該被不斷改善的。
比如我們在學習如何制作藝術字時,單純講解學生是無法想象到效果,我們需要在微機課上講解進行,讓我們的學生在菜單一欄中找到[插入]—[藝術字],彈出下拉列表中,學生可以非常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樣式,而藝術字的樣式將會引起學生的豐富討論,學生找出文本框,輸入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可以制作喜歡的藝術字形式,并且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
理論在實際動手操作的課堂中得以拓展可以使學生較快的接受知識點,這是一種方法。同時我們也可以設置班級群,在班級群里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下作業。例如我們學習如何在電腦上進行繪畫填充,就可以要求學生回家后在電腦上進行相對應的繪畫,拍照并上傳。在上述任務完成之后,要求學生回家之后進行操作,然后以郵件的形式發送到電腦上,然后利用C/S評價系統,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整體測評,看看學生們在家中完成作業的情況,讓學生能夠將課下作業和課上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在該評價系統的測評中,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的彌補,然后對于自己的長處也有一定的把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
總之,要使高中信息化課堂的技術改革之路更為順暢,為了更好的打造高效的信息化教育課堂,就必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融入數據時代的新技術(C/S評價系統),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感和主動意識。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而非強迫性地學習。對于教師而言踐行教育改革思路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意識,即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全面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偉.簡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高中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27):34-35.
[2]周小林.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多元評價[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