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物理是對學生對于生活以及自然認知的提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素養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未知事物思索的邏輯性以及創造性,這對于提升學生們的綜合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課堂的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該創新教育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們對于物理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學;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一直是教育部門高度重視的學科,秉承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方針,教師應該逐漸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化改進,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并不是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練就的,所以,需要教師通過多方面因素進行深度教育,才能逐漸的實現。當學生擁有一定的物理實踐創新能力,教師在日常的物理課堂上的教學也會相應變得高效,同時對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有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核心素養引領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之道進行了以下的分析和研究。
一、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方向
構建生命課堂,培養創新能力。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以及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模式,精心設計出創新化的教育環節,創設良好的物理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目標導向清晰、切合學生認知、活躍愉悅的課堂環境下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因此,物理教師轉變教育思維,建設師生平等和諧的關系,創建個性化物理教學課堂,使學生們在課上能夠熱情積極地進行知識的探討,體現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命課堂,教師做好學生學習引導者,從而形成新的教學模式,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核心素養領導下的物理學習觀念和思維。
二、創新能力的培養之道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立足核心素養的指導教育,創建更具個性化的物理課堂。首先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清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及重點,并引導通過小組探討的學習模式進行知識的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們創新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摩擦力》的教學時,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引導,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探究,使學生們通過自主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摩擦力分為靜摩擦、滾動摩擦、滑動摩擦三種形式。而靜摩擦就是指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所產生的摩擦力;滑動摩擦則是指兩個相對滑動的物質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滾動摩擦指兩個相對滾動的物體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一些生活情景圖片,讓同學們辨別是否存在摩擦力,并展開小組的討論,每個小組將討論的結匯報給教師,教師指導修正。另外通過對不同的摩擦力進行講解以及培養學生們辨別摩擦力方向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將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們充分的思考,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疑問:“靜止的物體摩擦力怎么求解?”“增加摩擦力的方法有什么?”。通過學生們的深刻探討以及創新的思維,可以知道增大物體之間表面的壓力、增加粗糙程度就可以使摩擦力增大,那么這時可以提出“摩擦力增大后,物體運動狀態如何變化?”等問題。這樣做可以不斷的使學生們通過探究式學習模式尋求問題的答案,并且在一定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求知欲,進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這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1]。
(二)豐富實驗教學,加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高中的物理課程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理論知識點灌輸,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條件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講解時,可以帶領學生們到實驗室進行授課。首先教師利用如裝置進行“功與速度”的實驗,實驗的所需要的器材為:木板塊、橡皮筋、打點計時器、刻度尺等等一些必要的用具[2]。(如圖1)
實驗是通過釋放橡皮筋而對小車做功,可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數量探究速度與功之間存在的關系。教師將操作的方法告知學生,然后讓學生們分成實驗小組進行具體的操作,將每一次實驗后得到的數據都要記錄,并畫出功與速度的關系圖像以此提升學生們的實踐創新能力,從而加強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核心素養。
結束語:綜上所述,每一位高中的學生都應該具有創新的學習能力,所以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作為學生們學習物理的引導者,加強對于學生們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每一位物理教師義不容辭的教育責任,同時也契合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和標準。另外,在物理學科中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學習其它學科同樣有正向幫助。
參考文獻
[1]巨德.高中物理教學要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169.
[2]馬蔣,卞永陽.基于高效課堂的核心素養培養探究[J].學周刊,2020(06):25.
作者簡介:丘燕濤,1988-10,男,廣東增城,本科學歷(韶關學院),中學二級物理教師,單位:廣州增城區派潭中學,研究方向:中學物理課堂情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