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 要:音樂不僅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更是一種藝術,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觀念落后、思想上不重視、學生缺乏興趣、評價不合理等方面影響,導致很多初中學校音樂教學水平一直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學習興趣;節奏訓練;教學評價
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然后從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強化音樂節奏訓練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改變音樂教學評價方式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三個方面,探索研究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關于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的分析
(一)教學方式傳統落后
很多學校在音樂教學師資投入上明顯不足,音樂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也不高。由于對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很多初中學校的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老師講、學生記”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固化死板。實際教學中總是讓學生反復練習、記憶,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性和自主性,使音樂教學過程失去了其應有的活躍性。
(二)初中學生學習音樂缺乏興趣
初中學生面臨中考,文化課學習壓力較大,學生把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中考的文化課程學習上,對音樂學習缺乏興趣。雖然新課改強調要發展學生包括音樂、美術等在內審美素養,但是在應試教育影響下,初中學生仍然只關注與中考有關科目。在音樂學習上,只是被動機械式應付,很少主動探究學習。
(三)評價方式不合理
有的音樂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仍然采用與文化課教學基本相同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或者考核結果,主要還是以分數論高低,習慣性的用對與錯的標準評價學生。這種不合理的評價方式,忽視了音樂這門課程的藝術性,十分不利于發展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
首先,是在音樂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音樂是初中一門學習課程,更是一種視聽藝術。在教學方法上創新,必須要改變以往一成不變“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從初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出發,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借助多媒體集聲音、色彩、光線、圖像為一體的優勢,把美術知識聲情并茂的展示出來。讓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聽其聲,還能觀其形,用直接的視聽刺激創設一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他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還可以把音樂教學與生活內容相結合,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拉近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引導他們從生活經驗中去感受體驗音樂之美。
其次,是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新的元素。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在音樂教學中融入一些與音樂有關的元素,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從初中音樂老師的角度來看,應積極研究和創新音樂教學方法,積極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新元素。引導初中學生獲得在音樂學習中的新感受、新體驗,進而產生鑒賞音樂、了解音樂、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可以在實際教學中融入一些舞蹈表演、美術展示等內容,讓學生們隨著靈動的舞步,或者在觀賞藝術性的美術作品過程中,產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并加深對音樂知識、音樂作品認識和理解。
(二)強化音樂節奏訓練,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強化對學生音樂節奏的訓練,培養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
1.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感受音樂節奏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選擇一些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曲目,吸引學生注意力,認真聆聽音樂,并從中感受音樂曲目的節奏,加深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知體驗。如,《紅旗飄飄》這首歌曲,節奏歡快、熱情,有濃厚的愛國主義元素,思想教育主題十分鮮明。在這首歌曲的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先不告知學生歌曲的節奏,讓他們進行認真的聆聽。并隨著音樂的節奏自發的晃動身體,仔細感受歌曲中音樂節奏的變化,體驗音樂節奏的律動。
2.讓學生用自己身體感受音樂節奏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提高有效性,還要強化對學生的節奏和節拍的訓練,讓學生用自己身體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和律動。可以在學生對所學曲目音樂節奏形成比較準確和穩定認知前提下,融入一些自己身體的動作。例如、擊拍手掌、拍打身體、跺動腳步等,把身體動作與音樂的節奏同步起來,切身感受音樂節奏和體驗音樂藝術之美。
3.發揮學生想象力感受音樂節奏
音樂的節奏不是憑空而來的,其主要還是依托于音樂、服務于音樂,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還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升他們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隨著優美的音樂樂曲,放飛想象的翅膀,與音樂的節奏融為一體。
(三)改變音樂教學評價方式,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應改變以往那種以“成績論”、“分數論”為主的評價方式,充分挖掘音樂這門課程的藝術性進行評價,提升初中學生的音樂素養。不能只是簡單的把音樂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或者直接判斷學習結果的對與錯。應該用豐富語言、靈活的評語對學生進行評價,尊重每一名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進步性和獨特性,體現音樂評價的藝術性。比如,雖然有的學生在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學習上不夠出色,但是其在把握音樂節奏進行歌唱上有長于其他同學的天賦,這時我們就不能簡單的評價這名同學音樂學習水平低。而要通過合理的評價,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發揮出自身的音樂潛力,盡可能讓他們發展自己在音樂上天賦。與此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要認識到不同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水平、以及層次差異,巧妙運用分層式的評價,幫助所有學生都能在音樂學習上有所收獲,并獲得音樂素養提升。
結束語:
總之,由于音樂在初中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很多學校僅僅是把音樂課文作為其他主要文化課程調劑,對音樂教學不夠重視。因此,從初中音樂教師方面來說,應從思想上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盛增.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211-212.
[2]徐楓.淺談如何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16):192.
[3]石明,王鑫.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途徑探析[J].中國教師,2018(S2):42.
[4]王巖.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