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納稅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支出項目。從目前民營企業的納稅情況來看,其整體稅負壓力較大,稅負較重,在壓力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就需要認真對待納稅籌劃工作,即利用合理的納稅籌劃降低企業的稅負支出,從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基于此,筆者淺談民營企業納稅籌劃問題、實施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民營企業 納稅籌劃 策略 思考
民營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國民生產總值做出重大貢獻。雖然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很好,但其稅負始終比較重,經濟收益偏低,影響民營企業的進一步壯大發展。目前,民營企業稅負較重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科學的納稅籌劃,故而需要結合政府政策、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全方位規劃和優化納稅籌劃,提高企業納稅的合理性。
一、民營企業納稅籌劃問題
(一)民營企業面臨營改增帶來的問題
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營改增政策,在新的經濟政策背景下,民營企業納稅籌劃工作需要面對政策性問題,主要包括納稅抵扣、稅率等問題,而民營企業對營改增的相關政策還不夠熟悉,所制定的納稅籌劃計劃與營改增政策的要求不適應。以納稅抵扣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例,政策上還沒有針對營改增完善制定健全的增值稅抵扣制度,導致民營企業繳納的稅款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正是由于民營企業不了解營改增的本質,不熟悉新政策的運作模式,故而沒有享受到營改增的好處。民營企業的納稅籌劃工作沒有跟上營改增政策的具體需要,企業在供應商管理和發票管理等方面沒有有效利用營改增的優勢,比較常見的現象就是只看價格的高低,忽視稅收抵扣情況,導致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進項增值稅沒有進行合理且充分的抵扣,從而增加企業的稅收成本。
(二)查定征收與查賬征收方面的問題
查定征收和查賬征收兩種征收方法有各自的優勢,如果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規范性較強,比較適合使用查賬征收方法;如果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缺少規范性,那么則比較適合使用查定征收方法。查定征收是定期查定實物量,以此確定實際納稅額;查賬征收方法是以查閱企業賬本的方式來實施納稅工作。目前,很多的民營企業沒有結合自身的真實情況分析查定征收和查賬征收,導致納稅籌劃缺少合理性,從而影響企業實際納稅額,影響其降稅目標[1]。
(三)投資性支出與經營性支出不合理
投資性支出與經營性支出不合理,是民營企業納稅籌劃工作受到影響的原因之一,需要解決這個問題,保證納稅籌劃工作的合理性,進而有效降低所繳稅款。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在于財務管理缺少規范性,將經營者的個人支出規劃到企業的經營性支出中,實際上這增加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成本,一些民營企業沒有對個人支出與經營性支出進行有效區分,反而是將投資、個人生活消費等支出全部規劃到經營性支出中,以此減少所繳納的稅款。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就是違法行為,一旦在稅務稽查中被發現,就會導致企業承擔巨大的損失,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很多民營企業的投資者認為企業是自己的,其財產也是自己,將個人支出計算在經營性支出中屬于正常現象,并不違法,故而在納稅籌劃的實際工作中,將個人支出計算在經營性支出中,致使企業出現逃稅現象,增加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
(四)企業納稅籌劃方面專業人才不足
民營企業缺少專業的納稅籌劃人才,是影響其納稅籌劃工作質量的關鍵問題。納稅籌劃的專業性很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也特別高,而民營企業負責納稅籌劃工作的人才不足,導致納稅籌劃的專業習慣和規范性受到不良影響。很多民營企業忽視納稅籌劃工作的重要性,沒有積極聘請和培養專業的人才,導致企業納稅籌劃人才儲備不足,而納稅籌劃陷入“有心無力”的情況,影響企業的納稅籌劃工作質量。
二、民營企業納稅籌劃策略
(一)利用營改增的積極作用進行納稅籌劃
結合營改增政策合理進行納稅籌劃,能夠適當的減少民營企業稅負;反之,如果處理的不合格,反而會增加企業稅負,很多民營企業就是因為對營改增政策的本質不熟悉,從而出現繳稅增加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就需要企業深入了解營改增,熟悉相關政策,充分進行進項增值稅抵扣,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的繳稅成本。營改增是我國實行分稅制改革后實行的一次最大稅收調整,有效解決民營企業重復納稅等問題,這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是一種顛覆性的改革。按照營改增政策,增值稅分為兩個檔次,即為6%和11%,從表面上來看是稅率提升,但是新的政策允許增值稅抵扣,且抵扣的比例較大,實際繳納的稅額降低,反之則會增加企業稅負。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營改增對于降低企業稅收、提高其經濟效益具有積極作用,但也有一定的負面作用,關鍵在于民營企業如何利用營改增政策[2]。企業一定要按照政策的要求,重構自身的納稅模式,尤其需要注意進項增值稅的抵扣,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發票的供應商,盡量進行增值稅抵扣,從而降低企業實際繳納的稅費。
(二)明確查定征收與查賬征收的科學方法
民營企業的納稅籌劃工作需要從自身情況出發,合理選擇納稅方法,即民營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需要確定最為合理的納稅規模,健全相關的會計政策,建立納稅診斷體系,根據診斷的結果確定納稅方法,明確選擇查定征收還是查賬征收,對此民營企業需要使用定量比較模型,選擇納稅較低的方法。企業在確定納稅方法是需要謹慎,綜合考慮企業的長遠收益以及當前收益,間接收益以及直接收益。企業要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個相對準確的預測,明確當前自身的發展階段,對比分析查定征收和查賬征收的收益和風險。在兩種方法的分析中,民營企業需要聘請專家與企業高管、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共同進行深度討論,從而掌握兩種方法的優點和弊端,從而選擇最為合適的納稅方法。
(三)提高投資性支出與經營性支出合理性
民營企業需要明確區分投資性支出與經營性支出,投資者的個人支出需要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繳稅,避免將個人支出納入到經營性支出中,一旦觸犯法律,企業將會承擔嚴重的后果。這是由于我國當前的法律不允許在稅前扣除投資者的個人支出費用,如果違反這個規定,企業就會出現違法行為。民營企業的經營者需要對法律有基本的了解,正確認識將個人支出納入經營性支出屬于違法行為,從而將個人支出劃出經營性支出,保證納稅籌劃工作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并總結納稅風險的可能及大小。
(四)積極組建專業納稅籌劃專業人才隊伍
民營企業實施納稅籌劃工作,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支持。企業可以聘請具有專業能力和素養的納稅籌劃人才,幫助企業在納稅籌劃方面獲得創新和突破,使納稅籌劃工作進入新的格局。在引進人才方面,需要結合納稅籌劃的工作要求選擇能夠勝任該項工作的人才,同時需要企業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并且提供較好薪資報酬,而人才的甄選還應該重點考慮其內在勝任力,不是將選聘的條件限制在工作經驗和學歷方面。民營企業選擇的納稅籌劃工作人才還需要考慮到未來發展這一原則,選擇一種更為高效的人才甄選方法,確保納稅籌劃工作人才與崗位需求相匹配[3]。此外,民營企業需要加強現有納稅籌劃工作人員的培訓,提升其知識儲備量,提高其專業技能,使其滿足崗位工作需要。培訓方式可以是聘請專家到企業進行培訓,也可以安排工作人員到社會機構、國家組織的培訓班等機構中參加培訓。
總結
總之,納稅籌劃工作對于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而言非常重要,需要企業在觀念上認可、重視納稅籌劃工作,分析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利用營改增的積極作用進行納稅籌劃、明確查定征收與查賬征收的科學方法等措施,確保企業能夠合理的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并且保證工作質量,從而實現民營企業更為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歐癸.基于財務戰略的民營企業納稅籌劃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5):124+128.
[2]王凡.民營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中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167+169.
[3]尤家棋.淺析民營企業主要稅種的納稅籌劃思路[J].中國商貿,2013(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