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摘要】:新課程中實驗教學實施的情況,毋庸置疑地會影響到化學師范生的教學理念以及行為的傾向性,最終都會影響到基礎化學教學的質量。本論文是基于新課程理念以及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化學師范生的中學實驗探究經歷對其今后的探究實驗的影響。研究的方法是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
【關鍵詞】:探究教學 實驗經歷 教學理念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筆者將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和寶雞文理學院化學系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向這兩所高校回收問卷 45份和90份。調查分析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和未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人數分別是 66、69人。在經歷過和未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人中分別選出50份問卷,作為本研究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為經歷過完整的化學探究實驗的學生(N組),未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學生組成了對照組(M組)。
本文是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的方式進行的研究。問卷發放和回收的時間集中于十月份。
N組和M組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三個方面:生源地、教材版本以及高中學校類型。
由表可得:N組與M組的學生多數來自于西北地區,使用的教科書都是人教版,所在高中學校的類型基本相同。由此可知,N組與M組的學生的基本情況基本相同,可視為同質組。
二、問卷的結果與分析
1.數據分析
“你希望目前以及將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化學實驗?(簡單作答)”倘若將該主觀題的答案歸納為三個方面并賦予分值,即寫出完整化學實驗探究流程 5 分、寫出部分化學實驗探究流程 3 分、未寫出完整以及部分化學實驗探究流程 0 分,統計并分析 N組與 M 組學生的分數,就可以知道 N 組與 M 組學生對化學實驗探究的認識。
無論化學師范生是否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他們都不明確到底什么是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分析這種不完整的教學認識形成的原因,由表1-1可以發現準教師中學階段經歷的學生實驗數目少,學生在中學階段偶爾經學生實驗,更不用提學生經歷的化學探究實驗的數目了。對于N組體驗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化學師范生而言,他們中絕大多數僅是經歷過2-3次“完整”探究實驗。但是通過對部分N 組化學師范生進行訪談發現,他們所謂的“完整”的探究活動,其實更多是局部探究或學生實驗。所以,真正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化學師范生的數量微乎其微,經歷過完整的化學探究實驗的數量更少。
2.基本結果
t=0.218,說明N組與M組學生對怎樣開展化學實驗探究認識并沒有顯著的差別。這一結論與分析第 1 題(見圖1-1)、第 23 題(見圖1-2)數據所得結果一致。雖然學生對化學實驗探究有一定的認識,但是認識的程度顯然不足,對于滿分為5分的主觀題,N組與M組的學生平均得分均不到1分。
3.原因分析
無論化學師范生是否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他們都不明確什么是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分析這種不完整的教學認識形成的原因,由表2-1可以發現準教師中學階段經歷的學生實驗數少,學生在中學階段只是偶爾經歷過學生實驗,更不用提學生經歷的化學探究實驗的數目。對于N組體驗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化學師范生而言,他們中絕大多數僅是經歷過2-3次“完整”探究實驗。但是通過對部分N 組化學師范生進行訪談發現,他們所謂的“完整”的探究活動,其實更多是局部探究或僅是學生實驗。所以,真正經歷過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的化學師范生的數量微乎其微。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怎么會對“怎樣開展探究教學”產生合理、全面的認識。
三、建議
(一)優化課程體系,提高化學探究實驗在整個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比例
增加探究型實驗在整個化學教學中的比例是努力實現“生命課堂”【1】這樣的實驗方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等綜合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非常有必要讓學生盡量多地直接參與探究的活動并不斷的實踐,在探究中去體驗探究、學習探究最后理解探究。【2】
(二)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化學探究實驗的教學質量
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交流、解釋、反思,有助于將實驗證據與已掌握的科學知識與解釋聯系起來,更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的發展;但是這些活動很多的時候都不是自發進行的,而是需要老師給與的鼓勵和引導。【3】老師本身并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化學實驗教學的內涵、價值,怎么去作為“指導者”的身份高效地開展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所以,化學教師的再教育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
(三)注重化學探究實驗內容的選擇要多樣化
化學探究實驗的選擇,首先應不拘泥課本上給定的化學實驗內容,若教師從社會生活中提出適合于探究的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實驗的熱情,也有助于“STS”理念的落實;其次更不應拘泥于元素化合物的實驗內容。多樣化的實驗內容,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多樣化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故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加強對化學師范生的化學實驗探究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教育
面對新的化學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學方式的轉變的新要求,化學師范生顯然沒有應對的能力。所以,在大學階段,對化學師范生“化學實驗方面”的培養刻不容緩。化學師范生培養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學教學論實驗”等課程,需要加強“微格教學設計和角色扮演”]尤其是“微格教學研課(MLS),體會實驗─分析—猜想—論證的教學模式”【7】多開展一些有關化學實驗技能與化學實驗教學相關的比賽。教育見習與教育實習是學生重要的實踐性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與優秀的化學教師的交流、觀摩優秀化學教師的課堂、優秀化學教師給與的指導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等多種方式,學生自主獲得化學實驗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實現化學實驗教學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鑒.課堂研究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7.
【2】何善亮.在探究中學習探究、理解探究[J].學科教育,2001(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