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園 王翀
摘 要:在社會轉型時期,當代大學生面臨復雜的文化背景和價值多元的現實,加之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加快,致使青年出現價值取向多樣、價值矛盾沖突凸顯、價值判斷出現分化和偏離主流價值的趨勢。因此,當今社會研究大學生價值觀的導向性,不僅可以明確大學生思政工作的發展方向,而且可以引導和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鼓勵他們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取得學業、事業的成功。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觀;思政教育
一、學校課堂的價值觀引導
大學生系統接受黨團教育是從學校開始的。學校是進行教育的主渠道,而學校教育大多是通過課堂教育實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無疑成為開展組織育人的主要陣地,是提升大學生學生整體思想道德素質的主渠道。
(一)確保課堂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性
目前,存在著價值導向內容不合時宜,導致所學的道德理想與其生活實際嚴重脫離,所學的政治理論與其個人信仰背道而馳,所學的道德準則與其個人行為完全分離等問題,因此,教育內容要緊跟時代與大學生特色,盡量避免“一成不變”的理論灌輸化教育模式,要結合國際形勢與社會發展,賦予經典理論新的時代特征,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理論,并用理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二)避免課堂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現階段,仍存在課堂教學內容太過古板,嚴重脫離實際的情況,因此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落地化”處理,使內容更容易為大學生所認同、認知而后主動內化,達到課堂教學的主導性育人效果。
(三)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以往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我說你聽”模式的純灌輸式的理論教育,常常收效甚微。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考慮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性格特質和需求,以較為活潑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如互動式的理論學習交流,小組式的理論學習成果展示等,這樣既能將理論教授于大學生,同時也能通過他們自己的思考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來強化理論育人的效果。
二、發揮黨團組織優勢
(一)以先進思想引領大學生
要團結大學生,首先要在思想上引領大學生,用黨團的先進思想感染、感化大學生,使其用先進的思想武器武裝自己的頭腦與行為,成為我們黨團事業堅實的后盾和勇敢的沖鋒者。黨團組織要聯合開展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活動,推動加強團員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使其深刻理解并積極踐行;通過形式豐富的黨史、團史學習交流活動,繼承和弘揚黨、團的優良傳統,永遠保持黨、團的先進性,只有對黨、團昨天的奮斗經歷有了深刻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時期賦予的使命。
此外,將創先爭優活動與推進學習型黨、團組織建設緊密結合。可以通過給團員大學生講黨課、做形勢報告、參加黨校團校學習等多種形式,關心、了解和掌握團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團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養成高度的學習自覺,從而產生人心思學的感召力和好學有為的驅動力。將終身學習轉化為大學生的共同追求,把學習融入到黨團組織的全部工作和全部活動中,推動各級黨團組織和全體黨員、團員廣泛參與、共同學習,在學習中實現整體提升、共同進步。堅持黨、團組織和黨員、團員創先爭優典型同宣傳、同推廣,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促進團員大學生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
(二)以服務成長凝聚大學生
要團結大學生,就要以“為大學生服務”為黨團工作的工作核心。在穩步推進基層黨團組織工作的過程中,時刻以“服務凝聚”為主要任務。將黨團工作的服務核心覆蓋到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團組織,覆蓋到每一名黨員、團員。以服務成長凝聚大學生,就是要樹立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聆聽大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大學生真誠服務。這種服務來源于尊重、理解、認同和愛心,基層黨團組織和干部只有從內心里尊重、熱愛和欣賞大學生,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同時,維護和實現大學生利益是黨團組織凝聚大學生的法寶,通過黨團組織對大學生思想和利益訴求的深入調研,為大學生辦實事,真正成為大學生利益的維護者和代表者。
(三)以主題活動積聚大學生
主題活動是黨團組織開展育人活動的主要載體。黨團組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主題活動,通過主旨鮮明、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活動吸引大學生,引導大學生通過實踐深入了解黨團組織的育人宗旨,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主題活動按類別分,主要分為:儀式教育類、場館參觀類、知識競賽類、專題專崗類、文化活動類。通過把握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如:“七一”、“五四”、“國際志愿者日”等,在大學生群體中有計劃、有節奏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增強黨員、團員意識教育,提高大學生對黨團組織的認同感。通過入黨宣誓儀式、優秀黨員、團員表彰儀式等營造一定的情景,來引發大學生個體內心深處的自我認同,最終逐漸內化為自我約束與自我要求,從而達到育人效果;黨團基層組織通過組織大學生參觀烈士陵園、探訪偉人故居等方式讓大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體會前輩的成長歷程和感人故事,從而引發其內心的震撼和自豪感,逐漸內化為自我前進的動力;通過黨史黨章知識競賽、團史團章知識競賽等方式,激發大學生學習黨團的基本理論方針,從而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行為;通過建立黨員先鋒崗、團員模范崗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平臺,不僅是向他人展示黨員大學生、團員大學生昂揚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成為了密切黨團關系,黨群關系、團群關系的重要途徑,引導大學生深入群眾,服務群眾;通過開展“學黨史、跟黨走”演講比賽等活動的方式,使大學生主動學習黨團理論,以他們喜歡的展現形式來踐行黨團對大學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高世權,當代大學生個體價值取向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學位論文,2008。
[2]常斐,趙寧,當代青年的價值取向與價值導向[J],科技信息,2010(24)。
[3]葉榮國,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青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思考[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