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霞
摘 要:職工之家建設是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把職工之家“建到班組,做成品牌”,是大連市排水處工會在職工之家建設上的目標。泵站管理所通過“家設施、家文化、家情感”三個層次建家,經過10年實踐,班組“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成為班組改善條件的有效途徑、單位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工會活力工程的有效抓手。
關鍵詞:品牌小家 文化建設 活力工程
為切實履行好基層工會職責,發揮好基層工會職能,大連市排水處工會在履職盡責上不斷探索實踐,自2006年以來,著力在班組中開展職工之家建設活動。泵站管理所以此為契機,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通過“家設施、家文化、家情感”三個層次,歷經小家初建、發展和創新,使職工之家建設成為班組改善條件的有效途徑、單位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工會活力工程的有效抓手,實現了把職工之家“建到班組,做成品牌”的目標。
一、建家初衷從提升家設施著手,使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成為班組改善條件的有效途徑。
大連市排水處泵站管理所成立于1992年5月,現有13個班組,106名職工,運行管理19座泵站、6座截流構筑物,承擔大連市中心城區日65萬噸污水集中提升、輸送和排放任務。泵站運行執行四班二運轉倒班運行方式,每個班組基本配備9名操作工,白班2名和1名班長,夜班2名。每個班次不僅要觀察流量、監測水質、監控設備、定時抄報,還要定期檢修、維護保養、清理格柵、打撈垃圾。每天置身污水的臟臭、伴隨水泵的轟鳴,班組的工作條件、職工的生活環境亟待改善,班組文化建設急需加強。2006年,大連市排水處工會開展職工之家創建活動,成為泵站管理所解決和改善職工工作、生活條件的有效途徑。
為職工建設溫暖、溫馨又安康的家,雖是班組職工工作生活的需求,更是泵站管理所班子領導一直以來的愿望。建家伊始,支部給予正確領導,行政給予經費支持,支會親自設計運作,班組職工積極參與。首先,從完善班組基礎設施,提升職工物質需求著手,建立了“三小一大”。即讓職工愉快就餐的“小廚房”、洗去疲憊的“小淋浴間”、學習成長的“小讀書角”和寬敞明亮的“大換衣間”。專門為班組設計定做的一排統一規格的換衣柜與一條實用別致的長椅和多層盆架科學合理裝飾為一體,衣柜上層掛衣、中層蓄衣、下層納鞋,柜門上鑲嵌著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國傳統美德”“中國傳統節日”等宣傳圖片,與班組全家福相映成趣。逐步為班組添置熱水器、電冰箱、消毒柜、廚房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重新規劃設計后的班組整體風格是大氣細致中又不乏美感,既解決了實用性又創造了家的感覺,滿足了職工安康生活需求。其次,從完善班組學習設施,提升職工精神需求著手,建立了班組“讀書角”。“讀書角”由一個小書柜、一張小書桌、一把小椅子組成,書柜中政治、文學、法律、專業、安康等書籍一應俱全,《學習型班組記錄》《知識型職工素質檔案》《民主管理工作記錄》《安全生產記錄》等業內檔案擺放整齊。工作之余班組職工可以信手拈書,隨時隨地學習充實。最后,從完善班組文化設施,提升職工綜合素質著手,建立了宣傳陣地。將安全生產方針、服務理念、行業精神、泵站運行使命、崗位格言、“紅旗泵站”競賽內容、“創爭”活動要求等制作成標語、圖板張貼在水泵間、操作間。把“藝術節”獲獎作品裝飾于換衣間、小廚房。既營造了濃郁的班組文化氛圍,又創造了溫馨、靈動的家的感覺。
總之,通過班組“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泵站管理所班組倒班作業職工的工作、生活環境有了一定改善,職工讀書學習、成長進步的需求得以滿足,班組文化建設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因此,“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成為班組改善條件的有效途徑。
二、建家發展從提升家文化著手,使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成為單位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
單位文化,是存在于集體與個體超出一切之上的素質、態度和行為習慣的總和,單位文化的重點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建立于源頭班組人員的思想觀念、設施運行、環境建設的安全系統協調。伴隨班組“職工品牌小家”的建設發展,泵站管理所確立在班組“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安全文化建設,注重安全細節管理,加強職工勞動保護,提升班組整體水平”的小家發展目標。這一目標的確立,為泵站預防型安全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先,從開展“紅旗泵站”競賽著手,確保安全管理到位。在班組間大力開展“紅旗泵站”競賽活動,通過開展“安全管理、文明生產、設備管理、能源管理、職業道德、崗位培訓、板報宣傳、團隊精神、五型班組、創爭活動”十大內容的競賽,著力提升職工和班組的綜合能力。同時,進一步加強運值人員“六勤一記錄”執行情況的檢查,重點對交接班、整點抄表、安全運行、消防設備器材擺放、特種設備護具檢測進行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其次,從強化“二級監督”體系著手,確保安全監督到位。對安全生產建立二級監督體系,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年初,泵站管理所與班組簽訂安全生產、車輛、消防目標管理責任狀,班組長再把安全責任分解到每一個崗位、每一臺設備、每一名職工,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二級管理監督責任制。最后,從加強“安全培訓”效果著手,確保安全培訓到位。加大對班組長、工會小組長進行勞動保護監督三個條例的學習培訓力度;嚴格執行工作票、操作票填寫程序和高壓停、送電的模擬操作培訓;建立勞動保護應急救援物品專柜和加強物品識別及使用培訓;通過組織安全生產答卷、安全知識競賽、安全征文交流和安全應急演練進一步深化認識、提高技能;利用學習園地、黑板報、安全專欄、懸掛橫幅,張貼掛圖等形式,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
總之,通過班組“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泵站管理所建立了預防型安全文化,體現了“趨利避害,止禍于萌”的安全文化真諦。因此,“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成為單位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
三、建家實質從提升家情感著手,使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成為工會活力工程的有效抓手。
實施基層工會活力工程,是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其著眼點是推動和諧勞動關系建設。職工品牌小家建設,讓工會真正走進一線、深入班組、貼近職工,傾聽職工心聲、了解職工意愿、解決職工需求,推動泵站管理所“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泵站”目前實現,促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
首先,以履職為責,著力加強支會自身建設。每年定期組織工會委員、班組長、工會小組長業務培訓,嚴格落實處工會的各項工作任務,組織好職工體檢、文體活動、女職工安康保險、扶貧捐款獻愛心等活動。會員(職工)代表每年定期聽取處行政、工會工作報告,“六險一金”的使用公開透明、處重大事項的發生均經會員(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結合泵站生產運行管理實際,開展“巧手展”、小型趣味運動會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堅持在職工中開展公民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次,以職工為本,切實加強職工隊伍建設。堅持在班組中開展“紅旗泵站”競賽、“安康杯”競賽和“創建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職工”等載體活動,著力打造班組“品牌小家”,塑造泵站安全文化特色。堅持深入班組一線,幾年來,共走訪慰問病困職工及家屬100余人(次),50余人(次)家庭生活困難職工得到工會救助,30余人(次)得到排水處愛心基金救助,10余名職工通過工會資助完成工人大學大專學歷教育。“春季送健康,夏季送清涼、秋季送希望、冬季送溫暖”活動惠及全體職工。最后,以工作為重,嚴格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近幾年,泵站管理所陸續對泉水、華樂、文林、五五路、泉水中水等泵站接收管理,對極地館泵站實施改造。泵站總提升水量不斷攀升,職工數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排水處戰線最長、人員最多、地點最分散的單位。面對困難,所黨政工領導迎難而上,全所職工共同努力,圓滿完成歷年工作任務,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職工隊伍。先后有2名職工被評為大連市知識型職工,2名職工被評為大連市勞動模范,40余人(次)獲得處、局級表彰,設備維修班被評為2006年大連市學習型班組,凌水泵站被評為2008年大連市“創爭”活動十佳王亮式學習型班組,同時被授予大連五一獎狀,香爐礁泵站被評2009年大連市巾幗文明崗和遼寧省“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凌水泵站被評為2010年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星海1#泵站被評為2012年大連市十行百佳巾幗文明崗。
大連市排水處泵站管理所班組“職工品牌小家”建設,改善了職工的工作、生活環境,形成了預防型安全文化,促進了工會各項活動開展,得到廣大職工的認可,受到各級組織及領導的肯定。2015年,泵站管理所獲得遼寧省五一獎狀,被評為大連市“模范職工小家”,2016年泵站管理所黨支部被評為大連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