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玲 路曉芳
摘 要: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異常活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支持和重視;最顯著的是緊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系的創新步伐,突出政治性,強調時代性;在研究方法上,不斷追求創新,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實效性、網絡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等方面。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對策
一、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主要特點
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涉及范圍廣,研究熱點多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空前活躍,不僅公開發表論文的數量多、涉及范圍廣泛,而且研究熱點精彩紛呈。既關注社會問題,也關注個人價值取向,重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載體的研究。
(二)緊跟主旋律,突出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為政治服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階級性決定的。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政治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著明確的目的,即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為其指明正確的方向、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促使高校完成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任務。
2.緊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系創新的步伐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
(2)融入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三)適應新形勢,體現時代性
1.在信息化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日常學習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然而,互聯網給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影響是雙重的,圍繞這一問題,研究者從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方面是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哪些影響;二是如何利用網絡平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的典型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影響。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加強民族觀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問題,學界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學者們充分認識到經濟、文化全球化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嚴峻挑戰,如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和平演變戰略緊鑼密鼓的實施,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淡薄等。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充分尊重社會意識多樣化的實際,并從傳統的道德觀念以及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進行研究,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一代。
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熱點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研究
當搜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時,會發現此類的論文也有很多,縱觀各家觀點可知,學界的研究集中在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思路和措施上,且一致認為應該充分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各教育部門協調配合才能切實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網絡的研究
網絡的普及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深刻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網絡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在中國知網上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為篇名,可以搜到很多結果。由此可見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者們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與關注度越來越高了。
(三)與心理健康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從二者相結合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一直是理論界的熱點問題,經久不衰,搜索結果中此類論文數量也較多。
三、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幾個趨向
(一)選題精細化
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選題越來越細化。在搜索到的結果中,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論文中,以圖書館、大學生公寓等為具體選題的論文占有很大比例。選題的精細化,一方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有關,另一方面,還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定位逐漸清晰有關。因此,近年來的研究針對性、實效性都得到增強。
(二)重視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悄然興起,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特點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經驗的積累,對實踐經驗的理性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和機制在實踐中不斷得以創新,好的經驗需要通過一定形式來推廣,實證研究的興起正是這種需求增強的表現。
(三)研究對象類別化
所謂研究對象類別化是指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對象,即大學生群體,按照不同標準被分為若干小群體,分別進行研究。如有的學者以家庭屬性為標準,將學生劃分為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分別進行研究;有的學者以經濟水平為標準,對貧困生進行研究;還有的學生以地域發展水平為特征,對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學生進行比較研究;相當數量的學者以民族為依據,重點研究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提出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教育措施。
四、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方法較為單一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方法已開始向綜合化方向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與管理學、倫理學、政治學的理論和方法交叉融合已成為一種新趨勢。但總體來看,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對相關學科方法的充分運用。
(二)創新研究不夠
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從發表的文章來看,真正有創新的并不多。低層次重復勞動較為普遍,不少研究論文說的是一個意思,或是類似的意思,有的刊物前后發表的論文甚至也存在這種低層次重復勞動的現象。這一問題的存在,與研究隊伍專業素質不能真正適應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很多所謂的“創新”,實質上只是對新出現的社會環境的描述,或者是對未來工作提出一些缺乏可操作性的設計。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視不夠
過去,很多高校關注更多的是學生就業率,學校規模以及科研成果。只有就業率高,學校才能有更好的生源,學校規模才能不斷擴大;只有科研成果多,學校排名和影響力才高。因此,在學校建設方面看重專業知識教育和建設,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設。對專業知識有明確要求和完整的評價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完整的評價體系。從學校輔導員工作的角度來講,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樣不夠重視,很多時候以學生不出事為原則,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四)思政工作隊伍職業化研究不夠
學界十分重視思政工作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建設,也客觀分析了思政隊伍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如“年齡結構、學科結構不合理;人員流動快、波動性大;選拔、考核機制不夠健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問題”等。但從理論和實際兩個層面來說,這些問題并未真正得到解決,相關研究仍需切實加強。
五、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存在不足的對策
(一)創新研究方法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核心動力。對于高校而言,應該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并努力付諸實踐。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進行研究。
(二)重視師資建設,增強自覺的學術精神
新時期,高校應該提高對師資建設的重視程度,統籌發展規劃,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其資源的投入比,從而更大限度地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高校還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培訓工作,邀請專家宣傳先進理念知識,及時更新教師的思想觀念,重塑其知識架構和技能組成,使之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只有帶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認識到自己學術責任,聚焦關乎時代發展的問題,將基礎理論與實際工作并重,學科建設與政策建言同行。通過自己的研究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和繁榮;掃除研究中的隨意、空泛、庸俗等弊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品位、文化品位,不斷推陳出新、返本開新,不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反思、自省,樹立學術創新意識,力戒浮躁心態,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發展。
(三)建立學術的爭鳴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學術爭鳴和學術批評較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學術批評不多,圍繞某一重要問題展開學術爭鳴少,研究者經常忙于自己觀點的闡述,無暇旁顧,可能也與研究者有意無意地回避這一問題有關。真正的學術爭鳴是著眼于學術繁榮和學科建設。就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而言,理論討論阻隔、學科建設爭鳴不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缺乏應有的活力。許多學科發展的歷史啟示我們,真理經由爭論得來。學術批評和學術爭鳴是推進學術發展的關鍵步驟,沒有學術觀點的碰撞和交鋒,學術的繁榮和增進共識是不可能的。缺乏學術批評和學術爭鳴,這樣不僅導致學術的平庸,而且抑制了學術創新思想的產生和發展。謀求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健康發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水平離不開學術爭鳴和學術批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應保持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寬容的學術心態,積極進行學術商榷和深度交流,達到充分的學術探究、平等對話,取長補短,避免曲解和誤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在學術爭鳴和學術批評中才會以更高的學術品位呈現于學林。
參考文獻:
[1]黃志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2]王永章.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