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 諶姝 張筱田
關于禮儀的作用,古人云:“禮者,強國之本也”;“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古人對禮儀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我們今天之所以要學習禮儀,進行禮儀修養,是因為禮儀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徑;是追求事業成功的手段;是打開交際大門的鑰匙;是聯系人際關系的紐帶;是良好社會的基石;是社會發展的助力器。我們今天學習禮儀、運用禮儀,簡而言之,通常具有三大作用:第一個作用,內強素質。作為現代人,你跟別人打交道也好,做好本職工作也好,恰到好處地展示自己的素質都是非常重要的。教養體現于細節,細節展示素質。言談、話語、舉止行為,其實都是個人的素養問題。第二個作用,外塑形象。在國際交往中也好,在國內交往中也好,個人形象,就是代表組織形象。有鑒于此,我們一定要時刻維護好自身形象。第三個作用,增進交往?,F代人都有這樣的欲望:要多交朋友,廣結善緣。一個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必然要跟別人打交道。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曾說:“一個人若不和別人打交道,他不是一個神,就是一只獸?!睂σ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目前部分學生禮儀修養的嚴重缺失,而這種缺失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身心健康學習及就業因此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應該重視學生的禮儀教育,將禮儀課納入各專業的必修或選修課的課程設置之中關鍵詞高校禮儀課重要性,尊師重教本是傳統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21世紀的學生卻用自己的行為顛覆著這種傳統。在許多學校,甚至是高校,都存在著各種失禮失儀現象只是情節沒有這么嚴重罷了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一些禮儀訓練,引導大學生養成重禮節講禮貌的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學習生活和行為方式,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社會認可具有重要意義 。
關于禮儀禮儀是人類社會為維護社會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行為規范是人們在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并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形式固定下來是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或方式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禮儀同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可以說大學生禮儀是大學生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必須恪守的行為規范,是大學生整體形象的展示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2 高校開設禮儀課的意義。
高校開設禮儀課可以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校風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社會都在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禮儀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培養大學生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引導大學生規范自身行為克服不良行為習慣逐步提高自我克制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并學會生存,學會審美,通過美化凈化綠化校園,讓學生在整潔清新優美又有文化氛圍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樹立良好的校風。
高校開設禮儀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禮儀是中國傳統美德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禮儀是為適應人際關系需要而產生的,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對禮儀的繼承和發揚可以說是社會形態的開化,是社會文明的提高禮儀規范體現的是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客觀上推動社會向前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際交往的頻繁,人們在現實中越來越意識到不注重禮儀的危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呼喚,也要求大學生禮儀教育與素質教育聯動學校作為文明的發源地,應該通過禮儀教育,讓大學生認識到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所反映出來的人的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讓大學生知道如何盡快適應社會生活的節奏以及走上工作崗位如何與領導同事打交道,如何與客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等因此要符合社會要求,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必須進行禮儀教育此外,目前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人才的選擇極其殘酷,用人單位已經開始重視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考察,學歷文憑重要,但禮儀修養一樣不可缺少世界杰出的企業領導人,無不重視員工的素質和形象,如杰克韋爾奇就曾經以應聘者的外表來決定是否錄用他們在國內很多招聘會上,也可以發現用人單位更青睞那些服飾得體,彬彬有禮的大學生因此學校開設的禮儀課還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總之,禮儀修養是一個人文化教養精神風貌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社會風尚和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國家事業發達民族昌盛的保證學校擔負著教育和培養人的神圣使命,特別是高等學校,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各種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適應21世紀時代需求的有用人才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要立身處世必須先學禮儀因此,在學校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里,加強禮儀教育,重視禮儀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禮儀課是非常實用的一門課程,其他的專業課程的知識,可能由于學生在畢業后因種種原因而無法從事本專業工作的過程中被逐漸淡忘,但禮儀知識卻可以陪伴他們一生,無論工作生活還是社交然而禮儀教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再由于一些地方中小學禮儀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學的禮儀教育具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想通過一門課程的開設就能將一個平時害羞內向的人完全改變成一個開朗外向善于交際的人,那是不切實際的,但至少可以讓學生了解禮儀,明白學好禮儀對自身立足社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并逐漸努力去實踐之因此筆者以為,高校的各個專業應該考慮將禮儀課納入專業必修或選修課或者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