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
摘 ?要:探究性學習已經成為課程改革的研究熱點和新課程理念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切入點。根據生物學科的實驗性特色,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提倡探究性教學,勢必成為該學科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
眾所周知,高中生物這一門自然科學的基礎便是實驗,高中生物學科中所涉及的知識都與生物實驗密切相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占據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探究性實驗教學。對此,我們教師應積極開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
一、展示科學家的實驗思維過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生物學歷史上絕大多數的重要發現都是由無數次生物實驗完成的,如光合作用、植物生長素以及孟德爾遺傳基本規律等研究結果。在探究光合作用的過程中,科學家利用同位素標記的措施實現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變化的成功探究;沃森與克里克利用實驗將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成功分析并構建出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模仿科學家的實驗過程進行親身體驗,探索生物實驗的具體過程。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地將科學家實驗思維的全程展示出來,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觀察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習生物知識,同時還可以得到科學家實驗思維的感染。? 二、話題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驗證性實驗或是模擬實驗設計成為探究性實驗,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合作、思考、交流的創新探究空間,進而激發學生對生物實驗的探究熱情。例如,在對“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這一驗證性實驗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目標完成之后,可以試著引導學生做一些探究性思考:1.材料。在這個實驗中洋蔥外表皮細胞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實驗素材,利用其他植物的細胞能夠完成實驗嗎?在選擇洋蔥外表皮的時候為什么盡量取其紫色部分?有怎樣的意義呢?2.試劑。蔗糖溶液可以通過其他試劑代替嗎?應該怎樣選擇試劑濃度?3.操作方法。這個實驗是否可以對其進行改進?實驗步驟能否簡化?? 在經過實驗、思考和探討,并得出最終結論之后,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生物實驗,引導學生對某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進行探究。在實驗思路和實驗方法的設計上可以仿照原實驗,將之前選用的30%濃度的蔗糖溶液,分別替換為濃度為40%、30%、20%、10%的蔗糖溶液,并且分別對其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利用改進生物實驗的方法,將這一驗證性實驗設計為探究性實驗,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學生在經過親身體驗生物實驗之后,可以更好地將植物滲透吸水這一生物原理進行掌握,并且也會因實驗的成功完成引起小小的成就感,使其動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樣,通過探究性實驗,有效激發學生對生物實驗的探究熱情,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深入思考探究實驗過程?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充分對課本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并在實驗設計中靈活運用。例如,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這一實驗部分學生會簡單地認為斐林試劑可以用來對酶的催化效率進行檢測。因為他們覺得在溫度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淀粉酶可以將淀粉水解為還原性糖,所以在這個實驗中可以用斐林試劑進行檢測。在這個時候便需要教師對其進行糾錯提醒。教師需要告訴學生,要使斐林試劑發揮作用就必須要對其進行加熱,而在這個實驗中,如果加熱了,便會導致酶活性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實驗的探究目標無法達成。而如果利用碘液進行檢測,便會有效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在整個探究性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大膽想象,并且引導學生對實驗的原理、方案、步驟等各個環節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勇于發言。? 四、激勵性評價,強化學生探究積極性? 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多元化評價學生,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促使學生真正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生探究積極性。在過程性評價中,評價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是否增強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具備了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備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養成了科學的態度等。在評價內容上,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測試卷、撰寫的探究報告、實驗設計方案等。在探究學習中,多用激勵性評價以激發和強化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無論通過怎樣的方式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師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親身體驗探究性實驗的整個過程,只有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多動手、多觀察、多討論、多思考,才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得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目的便是使學生可以做生物教學的主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真正在探究性實驗活動中有所收獲。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積極創新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從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