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宏
中學生的思想及行為表現與其家庭教育密切相關。中學階段是兒童模式被打破,成人模式未完全建立起來的特殊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富于變化且不穩定。家長要積極幫助成長中的孩子調節好各種心理沖突,為他們排解各種困惑與煩惱,切實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
如今中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每況愈下,抑郁癥患者增多,霸道、自私自利心理極強,試想,如果我們的接班人,都心理脆弱得經不起風雨,都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都在利益面前爭鋒跟進,這樣的心理狀況和思想境界,能承擔起社會賦予他們的工作重擔嗎?能在困難與危機面前保家衛國嗎?作為新時期的家長,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我們的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做人教育,在心理方面對中學生加以正確疏導,關注孩子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給孩子的心理降好“及時雨”,讓中學生的家庭教育不再缺失。家長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做人才。因此,家長必須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讀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優化教育。事實證明,青春期的孩子存在以下心理特點:
一、呈現出獨立意識。他們不喜歡讓家長總把自己當作孩子對待,非常反感家長做什么事也不和自己商量,總習慣替自己拿意見。他們樂于表現自我,樂于主動參與家庭活動,獨立意識越發呈現出來。
二、逆反心理的出現。學生進入青春期后,閱歷增加了,認為現在自己已經什么都知道了,而且別人越不讓做的事情越要去嘗試。孩子過去非常依戀爸爸媽媽,現在卻有意疏遠爸爸媽媽,即開始逆反了。
三、自尊心增強。中學生非常愛護自己的“面子”,即自尊心,一旦有人傷害到自己的自尊心,他們會非常不滿,甚至發生抵抗行為。因此維護好自尊心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四、思維方式的改變。中學生社會經驗增多了,思維能力也隨之快速發展,對事物的認識由形象、具體的可感知,逐步過渡到抽象思考、文本描述與分析能力方面。但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存在自身認識上的局限性與判斷的正確性。
家長要做好中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用心傾聽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千萬不要不了解情況,就對孩子橫加約束,與孩子之間產生隔閡,甚至矛盾升級。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勤觀察,善溝通,常關心。中學生學習任務增多了,必然容易出現信心不足、憂慮前途、內心煩躁等各種心理問題。家長要通過實施家庭教育,幫孩子解除心理障礙。
1.采用多種方式,改善親子關系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開展親子閱讀、親子體育、家庭旅游、家庭音樂會、家長聯誼會等活動。對孩子誠實厚道、守紀負責、助人為樂、勤勞樂觀、孝敬父母等良好表現和行為要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勵,并具備正確的精神追求,獲得感、幸福感、價值感豐碩,孩子就會充滿信心地正向成長,親子關系就會無比融洽。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長不要總高高在上地命令孩子,要同孩子商量,把他看成一個備受尊重的個體,學會俯下身子傾聽他們,理解他們。要懂得孩子已經不是思想單純的兒童了,他們已經具備了分析問題、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了,而且他們需要家長的重視和尊重。家長要身體力行地積極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快樂成長。
3.發現問題,因勢利導
中學生社會化程度加深,社會經驗不足,需要家長因勢利導,及時為他們破解迷津,消除障礙,開出對癥良方。比如,對中學生男女同學之間走得過近現象,家長不要妄下“早戀”的結論,過早地加以抑制。即便真的早戀,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這一現象,采取科學的方法加以疏導,要教育他們具有純潔的情感,變不利為有利。對中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不聞不問是嚴重錯誤的,但橫加干涉更是不可取的。當我們發現中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而要恰到好處地加以教育,幫助學生化解矛盾,張弛有度。
4.讓孩子在生活中分憂分責
家長要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培養孩子抗擊困難的韌勁,尊重孩子,指導其分憂分責。讓孩子幫助家庭有效應對和處理問題,勇于迎接挑戰,這也是孩子人生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5.關注孩子的交際圈,促其成長
中學生需要同伴的相助,才能幸福地健康成長。所以,孩子的交際圈很關鍵。因為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有必要知道自己孩子同什么樣的人經常交往,而且要通過適當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同伴及其家庭狀況,以便于孩子真正能夠獲得其同伴的幫助,真正獲得人生增長點。
6.融入孩子的生活,理解其興趣需求
家長要以多種方式融入孩子的生活,關注孩子的興趣需求,有意識地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并讓孩子察覺到家長理解自己的需求。中學生就會從心底認識到家長是自己成長的助力者、促成者,有問題才會向家長傾訴和尋求幫助。只有融入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只有家長具備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才能指導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家長在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孩子的思想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善于和孩子溝通,理解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教會他們怎樣做人,使孩子成為充滿正能量、心理健康的陽光青年,這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家長,這樣才能跟上祖國新時代的發展步伐,把立德樹人貫徹到家庭教育之中。
★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一般課題“中學生家庭教育缺失問題的研究”(課題編號:1704018)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