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敬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利用QQ群輔助信息自主學習的方式得到學校師生及家長的廣泛好評。如何在學校有效開展網絡學習成為新挑戰,更是一種新機遇。本文主要從巧借QQ群正面引導、利用QQ群自我教育、通過QQ群展現自我和借力QQ群培養習慣四個策略入手,探索巧用QQ群輔助信息自主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正面引導;自我教育;展現自我;培養習慣
筆者嘗試利用手機APP的QQ群功能,讓班干部組織學生自主開展信息自主學習。網絡學習的“主播”由學生自主報名,在班級QQ群中面向全班同學,晚上八時準點在家開播,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在同學之間進行互助的網絡學習指導。因為學習效果非常好,深受學生喜愛,便一直堅持下來,至今已歷時兩年多。此舉通過QQ群,成功地將學習從課堂之中,有效地延伸到課堂之外,輔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與探索,初步摸索出巧用QQ群開展信息學科網絡學習的主要策略,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巧借QQ群正面引導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學生學習出問題,一定不能簡單歸結為玩手機的問題。學生使用手機的行為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正面引導,便能使手機成為學習的利器。
游老師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成功引導家校合力,在QQ群平臺中,共同監督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手機的使用時間和用途顯得陽光化和透明化。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徹底地把QQ群當作學習和交流的工具。在QQ群視頻交流中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反復學習,和同學自由地對話交流,及時答疑解惑,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值得推廣。
筆者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組織任教班級學生組建QQ群。平時,同學們將較難理解的知識難點通過留言不討論的方式發到QQ群中。每逢周末時間,定期組織主動報名的學生充當示范講解的小老師,并提供半小時的在線答疑機會。例如,針對《公式與函數》一課,學生在平時的留言中,普遍認為單元格地址的三種表示形式難以理解。一到周末時間,主動報名的小老師就開QQ群視頻,從學生的視角出發,耐心講解知識難點,并以排名次函數為例子,詳細解說三種單元格地址形式的深入應用,收效良好。
二、利用QQ群自我教育
游老師說得非常好:“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承擔錄制QQ群視頻進行網絡教學的同學,必須提前找班干部報名。每位小老師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再加上責任心和同學們期待的眼光,都一定會主動學習和精心備課。在滿滿成就感的促成下,學生樂此不疲,更有利于深刻且持久地進行自我教育,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學生一旦意識到自己即將開始承擔小老師的角色,必然產生壓力,畢竟,教學主播工作猶如熒屏上的明星一樣,有很多雙眼睛在關注著自己。在壓力的促使下,自然產生動力,這時候,便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最佳時機。例如,計算的函數與公式在現實生活的數學學科中應用很多,但是,在Excel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公式與函數,就需要學生的積極探索了。為了使自己的講解能夠征服小觀眾們,小老師自然會主動查找資料,精心備課,成功達到利用QQ群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效果。
三、通過QQ群展現自我
有效利用QQ群,可以積極鼓勵學生主動發言。游老師在講座中,帶來兩名班級學生一起做心得分享。其中,有一位女生自述,在班級開始開展網絡學習活動之前,她自身表現比較羞澀,課堂中只敢舉手回答自己有把握的正確答案,對于不確定的、沒自信的知識點,就不敢主動發言了。在現實的學習生涯中,就很少有鍛煉的機會。通過手機APP的QQ群,對著屏幕,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無需顧忌太多,有效地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大舞臺,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在筆者所任教的班級中,同樣有不少平時羞于表現的學生。其中,筆者注意到一名安靜低調的男同學,學習非常優秀,但從不主動發言。為了給他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筆者特別指定他利用周末時間,講解插入公式與插入函數的區別。由于他學習基礎扎實,再加上認真準備,周末的直播自然非常成功。接著,筆者再引導該生從屏幕中走向現實生活,課堂上多提問,多爭取上講臺演示的機會,在該生積極展現自我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其自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該生顯得更加陽光和自信,學習更有效率,成績穩步提升。
四、借力QQ群培養習慣
手機對學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在喜歡的手機平臺中做喜歡的事,再加上周圍同學們的監督,堅持從此不再是難事。游老師通過有效引導,學生在QQ群中每天必須堅持展示一刻鐘的海量閱讀成果,有助于養成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
游老師成功地利用QQ群創設微環境,點滴積累學生的微改變,由量變到質變,習慣自然形成,所有困難迎刃而解。筆者從游老師的做法中得到啟發,要求同學們每周都要上傳一段自己學習體會的錄音到QQ群中。例如,在學習《公式與函數》課程結束后,筆者要求學生上傳自身對公式與函數知識點的歸納、學習技巧和學習心得等。最典型的是,有一位同學對Excel中公式的格式要求進行了非常完整的總結,從自身實踐經驗出發,告訴同學們要注意,公式一定是以等號開頭的,也歸納了函數名稱在Excel中的查找技巧,在分享中共同進步,實現網絡學習的延伸功能。
總之,在網絡已經深入滲透到社會和生活各方面的背景下,網絡學習已經越來越普及。作為學校教師,更要學會使用網絡學習技能,通過學生喜歡的手機APP平臺,循循善誘,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努力營造多樣化的網絡學習方式,讓學生隨時隨地,想學就學,真正達到網絡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榮杰,張艷明.課堂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4.
[2]趙啟德.網絡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把握基本問題和單元問題[J].職業,2012(9).
[3]傅英姿.網絡教育教學模塊式管理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06),4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