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給小微企業帶來了發展空間。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方式靈活多變,能快速適應市場需求,在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促進國家稅收和市場經濟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小微企業;財務管理;財務風險;對策
但恰恰因其自身實力薄弱,生產規模和交易數量小、多數小微企業的抵御風險能力差,存活率低,使得其發展前景令人擔憂。究其原因,發現不少小微企業的管理者管理水平有限、財務風險意識差、甚至一些小微企業還沒有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阻礙了小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通過研究家族式小微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對小微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因素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措施。
一、小微企業的經營管理特點
小微企業主要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其界定標準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從業人數企業不超過80人,稅收指標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其經營特點如下:
1、區域性發展明顯,涉及行業較為單一。
我國小微企業的數量分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南部地區,中部次之,西部相對較少。涉及的行業主要集中于批發零售、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制造業與信息技術行業較少。
2、多為家族式企業,經營規模小,經營方式靈活
小微企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家族為單位,經營規模小,人員少,經營方式能適應市場需求,靈活多變,但結構較為單一,可替代性高,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激烈。
二、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多數小微企業是家族式的經營,資金規模小,資金結構較為單一。沒有系統科學的經營管理方式,也少有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式,抗風險能力低。存在以下特征:
1、家族式的管理觀念,容易使經營陷入困境由家族成員創建的小微型企業比較常見。在經營管理上往往采取家長式管理模式,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主要由家庭成員承擔,決策權更是集中在少數家庭成員手中。雖有溝通順暢容易達成共識、管理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但因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有限,缺乏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容易使經營陷入困境。
2、資金管理不到位,使用效率低
財務人員是經營者的親屬,在資金使用中,更多的是聽取經營者的意見,而不是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缺乏科學性。這樣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應該用于經營的資金被用到其他地方,企業在去籌資用于經營,這樣一來企業的經營成本就會增高。
3、企業與個人財產區分不清,過于看重自身利益,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家族式小微企業管理者既是所有者也是經營者,常常將個人資產和企業資產混在一起;在銷售業務中一味追求業績,往往設定較低的信用標準和較長的信用條件,使得資金回收期變長,資金回收成本過大。在利潤分配時,只顧及自己利益,而忽略了企業長遠發展的資金需求。
4、投資決策的隨意化
小微型企業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投資時,更多依據的是經營者的個人經驗,而不是科學的投資方案,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即使是投資項目失敗,也沒有問責機制。
5、無有效的信用體系,融資渠道少,方式單一,融資難度大,風險高。
和中小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實力不足,信譽度偏低,很難從銀行取得低息貸款,導致融資困難。大多是采用民間借貸等方式,融資成本高,條件苛刻,加上沒有專業的風險控制人員,企業的經營風險也越來越高。
三、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因素分析
1、無財務管理意識,更沒有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 家族式小微企業經營范圍較為單一,使得管理者沒有較強的財務管理意識,對財務的認識就是有會做賬的會計,能辦理企業日常的賬務核算業務,其財務管理目標停留在節約成本階段。
2、沒有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
小微企業人員較少,部門設置不齊全,不足以支撐起規范的財務管理模式。管理由企業所有者負責,財務核算主要是日常資金往來的賬務處理與審核員工報銷的原始憑證等,甚至采取代理記賬方式,財務管理工作基本不涉及。
3、沒有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
人才缺乏是企業發展的重大障礙。小微企業在人才的招聘、培訓上缺乏系統科學的管理,而且不少小微企業都不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使小微企業無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是財務部門人員少,且專業水平低,從事的只是一般的會計核算工作,不具備專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去開展財務管理工作。
4、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財務管理過程不規范
家族式的企業經營方式使得企業的人情味“濃厚”,忽視了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財務人員不少都是經營者的親屬,在經營過程中,更多的是聽取經營者的意見,而不是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 進行日常財務管理。
5、政府資金扶持側重于大中型企業,使得小微企業融資更加困難
銀行貸款更多地傾向于大企業,資金原本本不足的小微企業,本身信譽度就不高,更不可能具備企業和政府擔保的條件,通過正規渠道難以籌集經營所需資金,加大了小微企業融資難度。
四、完善我國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
如何降低小微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
1、樹立財務管理意識,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
小微企業管理者應有危機意識,樹立財務管理理念。根據自身特點建立系統、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將在不擅長的財務管理領域的權力交給專業的財務管理者,并配合財務管理者的工作。
2、聘請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定期進行專業培訓
有了財務管理制度做前提,還要有專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技能作保障,才能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幫助經營者作出正確的經營與投資決策。同時,財務人員要定期參加專業培訓,專業技能的不斷提升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
3、合理利用商業信用,緩解資金壓力
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對企業擴大融資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外銷售時,信用標準過嚴會導致部分客戶未達到信用標準而被排除,使得具有潛力潛在的客戶缺失,但是信用標準過松,企業的應收賬款就是加劇風險,因此應針對不同客戶指定不同的信用標準。
4、正確處理權責關系,合理分配利潤
小微企業所有者的權利不易過大,尤其是財務管理的權利。企業的年終利潤分配應合情理,同時兼顧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障企業在市場良好的條件下能夠擴張。
5、爭取政策層面的扶
依托政府政策,嘗試多種融資渠道。小微企業融資難除了從自身情況轉變以外,應該重點依托外部融資環境改變,嘗試多種融資方法。了解各級政府及商業銀行針對小微企業融資所采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從各方面對小微企業融資環境進行了改善和發展。小微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努力向市場展現自身優勢,以期得到更多支持。
作者簡介:
劉延紅,工作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金融業會計學院,職稱: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