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蕾 王璐瑤 劉慧敏
全民創新,萬眾創業的浪潮中,大學生作為當下最具活力和創造性的群體,蘊含著巨大的創造熱情和創業潛能,已經成為創業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從解決就業、實現個人價值、對財富的追求等來看都是推動他們走向創業之路的動力。資金、技術、人脈、經驗等資源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創業成功率。在創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培養創業技能,尤其是在大學期間利用自身所學專業創業是當前大學生創業環境下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中國高等教育要進一步推進創業教育。加強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大學生在校經過3-5年時間的專業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而這種技能可以成為大學生創業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驅使其創業的原動力。
大學生創業能力是在創業實踐活動中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它包含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用人能力、應變能力等隱形智力資本,它是創業者整體素質體系的核心。專業能力是專業知識學習中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是當前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中關鍵的要素。在校期間專業能力的提升為大學生創業奠定了堅實的技能基礎,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Google的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我國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大學期間學的專業都是計算機。創新能力是能提出新觀點、新方法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創新能力是每一個創業者置于自身的不可復制的能力。大學生創業需要有獨特的商業眼光,捕捉最前沿的市場信息,在現有商品市場挖掘最有市場潛力的項目,沒有創新能力在創業的道路上很難取得成功的。學習能力是獨立學習、注重完善知識結構、注重終身學習。用人能力是知人善任,合理授權,善于激勵。創業者要善任才能在打造的優秀團隊中充分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應變能力是把握個人發展和市場的機遇,并采取適當的行動。市場瞬息萬變創業者最需要的智慧是如何發現市場的規律、消費者的消費規律以及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
隨著我國眾多地方性專科院校升級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適應經營、生產、服務和管理的一線高技術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動手能力強為導向,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重視大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從創業角度定義大學生專業技能是指在高校培養體系下,通過學習和訓練所獲取的專業技術以及相應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知識遷移能力、運營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總稱。也可以理解為大學生專業技能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專業技術能力;二是與專業技術能力相應形成的綜合能力。專業技能創業就是大學生在熟練掌握專業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創業的行為。勿庸置疑,創業個體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綜合能力在大學期間不斷得到提升,那么在熟悉的專業領域創業幾率將大大增加。無論創業者的目標是什么、目標有多大,都首先需要擁有嫻熟全面的專業技能。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的美國高通公司CEO艾文·雅各布專業能力在同行業中無人可比,曾輕松地解決了無線接口技術基礎問題、MediaFLO技術問題,并設計出了手機電視的這一通訊應用,推動了新的無線接口技術支持頻道迅速切換的相關產業發展;他還設計出了Push-To-Talk(一鍵通話),利用設計接口來加速信號傳遞,縮短了信號傳遞的時間延遲。這些專業能力為艾文·雅各布帶來了“CDMA(無線通訊)之父”的美譽。只有在創業者擁有嫻熟全面的專業技能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風險承擔能力、社交能力、自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戰略能力和承諾能力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關鍵技能要素。學者們關于大學生創業能力指標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而這些能力要素和闡述的一般性創業者幾乎沒有區別,從而忽視了最關鍵的能力要素即專業技能。而當前的實際現狀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僅僅只是處于創業的準備階段,在有創業意愿的前提下,所選創業項目大多是基于個人專業的基礎上,目前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基本上也是從專業的角度,挖掘學生專業潛力進行商業化的運作。因此專業技能是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關鍵能力,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獲取主要是在專業技能方面的體現,創業能力的自我培養也是從專業技能中提升,結合自身專業技術優勢的創業更容易獲得來自學校各方面的支持,它是對學業應用水準的考驗和提高。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特點規模小,啟動資金少,承擔風險在個人承受范圍之內,創業項目多數是專業—行業式的拓展,在專業能力水平提升中開展基于社會分享或個人專長的社會實踐式創業,如專業性公司、技術型公司、個人工作室等都是大學生初創企業的備選模式。在資源、人脈等資源缺乏的情況下,以自身專業作為創業的起點是大學生較切實可行的選擇。大學生專業技能作為創業要素,要提升專業技能還需將自身專業與其他專業進行適度的融合,理工科大學生創業特征明顯,但缺乏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若能開設管理類專業的相關課程,即可以拓展大學生的知識寬度同時也在專業融合中發現更多有利于創業能力提升的方法。專業融合途徑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輔修第二專業,很多高校都設有輔修第二專業的政策,目的是大學生們在主修專業學習同時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選擇其他專業輔修,畢業時授予雙學位。在大學生有創業意愿的前提下輔修第二專業能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知識。如我校市場營銷專業部分學生輔修了了心理學,因其專業性質決定了學生未來創業需要更好地了解顧客的心理,才能更精準地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黃忠.論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關鍵能力與創業定位[J].科教縱橫,2012,(6).
[2]馮磊,曹英,王蕊.創業技能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J].企業經濟,2011,(3):75-80.
[3]李凡,謝立仁,張明親.經管類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2009,(8):35-37.
[4]聶群華.職業技能競賽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促進研究[J].科技信息,2013,(3):6-7.
[5]李明枝.論文科類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外交學院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為例 [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50-52.
[6]李磊.基于職業素質培養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6,(7):97-99.
[7]李幼平.西部高校大學生創業者的個體特征研究———基于模糊聚類分析[J].學術論壇,2011,(6):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