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英語也逐漸被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對于英語的教學,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為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學習,教師需要為他們提供活躍的課堂氛圍,以此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教育資源設計出合理的互動教學方案,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傳統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李芳芳,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第二中學。
受傳統教學模式“照本宣科”的影響,英語教學課堂的氣氛過于沉悶。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互動環節中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對于互動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
一、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作為中心,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教學課堂氣氛的活躍,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有效進行,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將互動教學應用到教學課堂上。
教師需要針對高中生的特點,將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設計出完善的教學互動環節。在課前教師需要用心備課,將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規劃出來,并明確該節備課是屬于語法還是閱讀課,然后針對課型的不同,教師需要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閱讀課堂上都是領讀課本后讓學生學習新單詞,這種教學模式沒有學生的互動環節,讓學生課堂參與度極低,很難有興趣學習。所以教師的備課和互動環節預設就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針對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容易讓學生產生對學習內容的共鳴。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互動環節,可以增加學生的互動能力,同時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如:針對《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個課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讓學生可以參與的互動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學生的,“Good afternoon”在不同國家都有著不同的英語發音方式,教師可以播放相應的發音視頻,讓學生模仿以上發音,并讓學生大膽猜測哪種發音是英式哪種是美式。對于發音的不同,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模仿,并探討兩者的區別。對于探討的結果,教師需要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進行區別單詞列舉,對于答案正確的小組,教師需要對小組成員給予加分獎勵,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創新。有加分則有競爭,隨著競爭力度的增大和加分的激勵,學生在學習互動中更能投入到學習環境中。在閱讀理解環節,教師可以激勵學生,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找出文章的主線,并讓小組成員進行相互探討,對于探討結果,可以讓小組代表進行成果展示,讓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學習,教師對于他們的成果進行點評和鼓勵。針對文章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師需要針對互動過程進行點評和小結,并為學生布置課后題目,讓學生以“自由演講”的形式來進行答案展示。這種互動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設計英語情境
輕松愉悅的教學課堂是學生有效學習知識的必備條件。英語作為高中生學習的第二語言,相較于中文它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為培養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容結合教學資源設置英語情境。例如:在《Friendship》這一單元,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自己好朋友的照片,并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加以播放,讓學生上臺介紹自己與朋友的小故事。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對課本內容的共鳴,更容易理解性學習。可以用英語的形式提出以下問題:你有朋友嗎?你覺得朋友必須是個人嗎?如果不是,還有什么可以成為你的朋友?讓學生結合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將學生帶入到Friendship的情境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對于這個問題進行英文探討,并派出小組代表將結果進行展示。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英語運用能力。
三、進行點評和激勵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布置課堂作業作為整堂課的結束,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給予指導,也起不到激勵學生的作用。學生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也不能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教師的激勵,這樣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評測和有效激勵,在及時評價互動成果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表揚。除教師對學生的評估外,還需要提倡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點評,以此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溝通問題的同時還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有了教師和同學的雙方面點評,會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更加全面,也能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了解。
四、總結
英語在社會交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語教學的備受重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針對高中生的英語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互動教學模式被實踐到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針對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和知識結構,結合教學課本進行互動環節設計,才能將教學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傅一心.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2018(09):155-156.
[2]高小旋,張朝霞.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海外英語,2018(1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