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


摘 要:油畫在不斷的探索中發展,油畫最早源于西方。中西方文化融合,對油畫表達產生影響。對目前的油畫表現性加以分析,主要以中國文化為主。但是,亦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表現性不僅是一種融合,更具有獨特美感。
關鍵詞:中國油畫;表現性;審美意象
油畫的發展里程較長,并且在不同階段,受到環境與文化的影響。現代社會發展極為迅速,西方思想與文化,逐漸與中國思想文化相融合,并對多種藝術帶來深厚影響。現代油畫表現性,以中國文化為基礎,并在西方文化影響下形成。
一、現代中國油畫表現性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為密切。在當前大環境背景下,不同思想與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對藝術發展帶來較大影響。現代中國油畫,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其表現性發生較大變化。中國古代以山水畫為主,油畫起源于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繪畫方式,其表現性勢必存在差異,中國油畫的表現性主要在于寫意。對目前國內的油畫加以分析,其藝術表達方式上,雖然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但是,其具體表現更關注對意象追求。將兩種不同的美學加以融合,彰顯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亦是現代油畫獨特表現性。兩種美學,形成全新的中國油畫體系,具體表達形式,如下圖所示:
上述圖片,充分彰顯不同文化的融合,使其更具表現性,進而形成全新審美意境,為藝術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中國油畫表現性中的審美意境
(一)表現不同的文化內容
油畫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油畫不僅色彩艷麗,更具有極強表現能力。油畫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對原有的景物,進行再創作的一個過程。從油畫出現,到現代中國油畫,油畫的發展已有幾百年歷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受到不同文化以及觀念影響,油畫的表現形式存在加大差異。對國內的油畫發展加以分析,雖然在我國出現時間較短。但是,油畫出現在中國后,并迅速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具有更強的表現性以及審美意象。此種融合方式,對于油畫的發展與傳承具有積極意義。
(二)油畫展現意象內容
對中國傳統繪畫加以分析,傳統的繪畫方式,更關注意象的表達。在油畫融入于中國繪畫中,更將兩種不同的美,以更優秀的方式加以展現。此種表達形式,可以將畫家的思想與作品相結合,充滿獨特韻味。中國文化,主要講究以和為美,也就是說,在油畫的創作工作中,更關注涌現表達,進而達到合一目的。
上述畫作,為朱曜奎教授的作品《萬里長城》為“山水”題材的畫作。如果,只是提到山水畫,那么大眾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墨畫。但是,朱曜奎教師,卻在《萬里長城》畫作中,突破傳統,以寫實為主。在《萬里長城》畫作中,應用油畫表達方式,轉變水墨畫中較為常見的黑白色。利用豐富的色彩,為觀賞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充分體現出兩種不同風格融合藝術。
三、油畫表現性審美意象
(一)古典美學審美藝術
對中國的美學以及藝術加以分析,中國的美學核心,主要在于意象。所說的意象,主要通過繪畫中的山水、人物、風與骨組成,并通過不同的情境,將不同的意象加以展現,進而充分體現中國文化古典學之美。油畫在繪畫過程中,通過強烈的顏色對比,并采用虛實相生手法,吸收不同文化中的養分。油畫在中國的發展與傳承,并沒有體現西方文化中的批判精神,更關注不同美的融合。中國現代油畫在發展過程中,將審美意象的方式,融入中國油畫中,并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獨特的中國文化,既是一種發展,亦是一種傳承。現代中國油畫,具有屬于中國的文化與民族特征,其發展符合國人審美。油畫并不是簡單的勾勒,更是一種色彩上的沖擊。油畫在國內發展,是一種全新變革,更在發展中,保留中國傳統文化韻味,將兩種不同藝術結合到一起形成全新的畫風,營造出強烈的畫面感,對觀賞者帶來較大沖擊,使畫作賞析人久久不能忘懷。
(二)哲學背景下的審美意象
哲學思想在中國流傳已久,哲學思想的發展,對國人的思想以及行為具有較大影響。中國油畫表現性審美藝術,在發展中,亦會融入哲學思想,并充分發揮“天人合一”思想。古典哲學思想,對大眾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現象,對油畫的發展,更是帶來不可忽視的變化。隨著油畫發展,其表現性更為多樣,以中國文化來說,現代油畫不僅具有西方文化之特點,更在發展與變革工作中,融入畫家情感,使整體畫風具有較為深遠意境。
結束語
在文化的發展與進步中,需要融合不同思想,并根據最新思想,對傳統思想加以優化,油畫的發展亦是如此。油畫原本起源于西方,近幾百年,隨著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以及交流合作,不同的思想與文化發生碰撞。油畫在全新國際關系發展中,融入中國。并在中國思想基礎上,不斷做出優化。中國現代油畫的表現性,不是單一文化,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交織。油畫在不斷的發展之中,逐漸完善,并具有表達能力,油畫自身具有極強表現性,受到中國繪畫方式以及文化影響,油畫表現性中的審美意象逐漸凸顯,并經過諸多畫家融合,在保留西方表現學思想的同事,亦兼顧優秀傳統文化,使油畫的發展,更加符合國人審美,亦將全新油畫形式,在世界藝術殿堂中加以呈現,使各國群眾感受到文化與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張淑芬;從《大唐遺韻》系列作品談油畫的意象表現性和裝飾性[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2]吳昊;中國油畫主題創作的時代特征和意義[J];藝術教育;2016年09期.
[3]賀麗琪;馬克思主義美學視閾下中國油畫的民族性研究[J];藝術教育;2016年09期.
[4]張永紅;芻議中國油畫民族化風格的內涵與外延[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年04期.
[5]呂乾圣;本土再造的時代語境——論中國油畫創作的藝術觀念與社會維度[J];美術大觀;201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