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釗洧 陳博

摘 要:在我國,八十年代初,電視機走進尋常百姓的家中,網絡電視、車載電視、手機電視等新興媒體也逐漸普及。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人民已經逐步滿足物質需要,并在精神文化追求更上一層樓。各類文化傳媒行業應運而生。隨著傳媒產業化的全面展開,呼喚大批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產生。主持人作為公眾視野中的“發言人”,對于民眾輿論導向,節目主題效果等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結合電視傳媒,線下活動演繹等行業發展的現狀,針對主持行業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并作出相對應的措施。以求為主持行業未來美好愿景盡一份微薄之力。
關鍵詞:新時代;主持人;傳媒;創新
一、主持行業的發展背景以及現狀分析
在我國八十年代初期,電視機傳進千家萬戶,讓國民開始體驗到“足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文化傳媒事業蒸蒸日上,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特色的文化大道,傳媒產業的大發展隨之帶動的是播音主持這一行業。再加上新時代背景下,各種線下文藝演出活動層出不窮,百花齊放。主持人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節目的質量,欄目收視率與主持人基本功底是成正比的。然而,一方面是遼闊無垠的大海,另一方面則深藏暗礁。有研究認為目前中國主持行業體系不健全,從業人員存在濫竽充數,基本功底不扎實。主持形式太過于模式化,缺乏改革和創新等問題。
為了更好的了解主持行業在大眾視野中的印象以及深度刨析存在的問題,我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取點在佛山禪城區張槎街道以及廣州白云區,發布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問卷數量為1000份,參與人數為920人,其中有效問卷為890份。我們運用問卷調差法以及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主持行業進行了較為全面,細致的研究,根據調查結果顯示:
1:約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表示對主持行業從未涉及,并不了解。
2:約占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認為,主持人的演出形式,表演太過于模式化,千篇一律,缺乏創新。
3:部分主持人存在功底不扎實,口語表達能力未達到專業要求,攜帶口音問題嚴重。
4:綜合型主持人才缺乏,多元化舞臺適應力差,且臨場應變能力不足。
5:新生力量不足,難以看到主持界的“新面孔”。
二、對調查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提出措施
我們對上述問卷所得出的結論,查閱了有關此方面文獻,[1]作為主持人只有勇于接受挑戰,具備創新精神,在探索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磨礪自身意志,才能夠適時轉變傳統主持 風格,推動自身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整個行業發展 做貢獻。且對當下觀眾來講,一板一眼的主持風格已不符 合他們的“胃口”,他們喜歡幽默、風趣、有內涵的表達方式。例如我國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等此類節目,主持人本身特色鮮明,以個人魅力吸引觀眾,帶動節目效果,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另一方面則是需要不斷地吸取知識。做到“有輸入才有輸出”,廣泛學習國內外相關著名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并在其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吐故納新。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針對問題以及結合文獻,經小組討論我們得出以下措施:
1:高校應當以就業為導向,創新培養模式。在我國有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應當從源頭抓起,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革。增加教學質量,做到“走出課室,走上舞臺,走向實踐”注重培養播音主持生的基本功底,并結合個人優勢特點,因材施教,謀劃出符合其個人的主持風格。
2:社會應廣泛開展此類培訓機構,給更多非專業出身的主持提供一個學習平臺,豐富其理論上的知識涵養。例如多開展主持交流會,提供彼此一個互相借鑒,學習的媒介。
3:作為主持從業者應不斷提升自己,注重臨場發揮、協調組織、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側重于與觀眾交流。[2]廣播播音主持也作為媒體從業者中的一部分,不但要在電波里以聲音的形式出現,還可能出現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廣播 播音主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總是展現出一副強烈的 教化意識,那么就不會有聽眾與其坦誠地交流,自然也不會受到聽眾的喜愛,還有可能會引起聽眾的不滿。
4:文化傳媒行業在挑選主持人時應當提高門檻審核,注重最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通過國家證書,例如普通話證書,主持人證等進行篩選,避免濫竽充數的現象發生。
5:多吸取“新鮮血液”,吸引人才。通過社會宣傳等,發掘有相關興趣及能力的人員加入主持大軍,加以培養,緩解問題中出現的難以見到“新面孔”的現象
三、結語
此次研究基于事實調查情況,旨在通過調查發掘出當下我國主持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合理化的解決措施,力求在目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抓住機遇,直面挑戰。主持行業未來的發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需要個人,社會,國家等多方面的配合以及努力。“創新是第一動力”,[3]我們也應該 鼓勵個性與多元的主持人存在,這對于播音主持行業 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在文末,作者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下,主持行業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國的主持群體也會更加的規范。在時代中充當著追夢人,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參考文獻
[1]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風格創新分析? 張 瓊
[2]研究現代廣播播音主持創新發展策略? 白 娜
[3]“去主持人”趨勢下播音主持行業的應對策略? 郭志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