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雯
摘 要:金融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在市場經濟改革的發展形勢下,勢必要對金融管理與服務進行創新,以實現對金融風險的有效規避。本文站在高中生的角度下,思考了當前形勢下金融管理與服務所面臨的問題,并從理念、體制、產品等三個方面討論了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希望能給金融行業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金融管理;金融服務;創新;對策
談到金融管理與服務,我們高中生大多會感覺到陌生。通過與同學的交流、討論,我發現,我周圍的很多同學都對其存在認知上的誤區。他們普遍認為,這是離他們很遙遠的事,并不值得關注。我認為,金融管理與服務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有很大的聯系。而且就我們本身而言,無論將來進入哪個行業,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需要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金融管理與服務的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進而融合到社會中。現通過分析當前形勢下金融管理與服務面臨的問題,說一說我自己對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建議。
一、當前形勢下金融管理與服務面臨的問題
(一)投融資渠道單一
通過政治課經濟部分的學習,以及老師對市場經濟制度改革與政策的解構與分析,再加上我自己對經濟新聞的關注,我了解到,當前我國資金配置除了政府的把控之外,銀行占據絕對支配地位。雖然說可選的投融資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大多企業及個人仍選擇銀行存款、貸款渠道,這種單一的投融資渠道一定程度上會給企業及個人帶來金融風險。
(二)利率變動大
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我國利率市場化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國家對利率的管制是非常嚴格的。就銀行而言,他們并不具有自行調整利率的權利,金融管理與服務中依然存在系統性利率風險。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持續推進,利率的變動幅度加大,從而引發價值、收益變動,造成利率風險。而且,利率變動也會對銀行金融產品服務尤其是信貸服務產生較大的影響,導致銀行資金收入下降。若銀行缺乏風險應對能力,那么就會面臨著更大的利率風險。
(三)信用風險長期存在
經過我對銀行收入結構及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信息的了解,我發現信用貸款是我國銀行的主要資金收入來源,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考核、評估體系,長期存在信用風險。隨著各項金融政策的貫徹落實以及銀行自身業務的拓展,銀行累積了大量不良貸款,導致信用風險升級,進一步造成經營風險。因此,銀行必須在金融管理與服務過程中對信用風險予以足夠重視。
二、當前形勢下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
(一)創新管理與服務理念
隨著市場的開放、金融政策的放寬以及金融需求的增多,市場金融機構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銀行這一傳統金融機構則面臨著多層次的客戶需求。我從馬克思意識論、實踐論中得出,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實現對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首先應當對理念進行創新。我認為,要樹立人本理念,從客戶的實際需求入手,提升自身對市場的適應性,基于對市場金融政策、經濟環境、發展現狀的全面而深入的調研,有效開拓市場,完善金融業務管理流程。同時,建立服務意識,優化服務體系,以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為抓手,讓客戶享受到更加高質量的服務,以實現真正的雙贏。我覺得,金融機構的發展是離不開客戶的,它們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拉近與客戶間的距離。
(二)創新管理與服務體制
學校因為有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才能夠有效的運行,而金融機構也是如此。可以說,體制是工作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實現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必須對相關體制進行創新。從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由于體制的不規范,各種小貸公司層出不窮,信用卡套現、隨意使用POS機、網絡小額貸款已成為常態。我認為,應當著重強調對這方面體制的創新。例如,探索出信用卡、小貸公司專用的金融管理與服務模式,應用貸款終身制、貸款信用聯合管理制、風險管理一票否決等制度,以保證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合理性、嚴格性。在收費方面,創新以往陳舊的收費模式,拓展受眾群體,加快推進信用卡的普及。另外,還應重視金融技術創新,引入現代化金融管理與服務技術,以實現對業務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創新金融服務產品
金融服務產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與客戶間的主要媒介,是一種價值形態方式。我認為,要實現對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也應當對金融服務產品進行創新。這樣,既有利于實現金融機構與客戶的雙贏,又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我所了解的金融服務產品有期貨、債券、貸款等,前兩者的客戶大多為企業,而后者的客戶大多為個人。創新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國家法律規定,在此允許范圍內,對金融服務產品的類型、種類、范圍等進行創新,同時,加強金融機構間的聯系,以拓展產品受眾。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形勢下金融管理與服務面臨著諸多風險,主要為投融資風險、利率風險及信用風險。我認為,面對復雜的風險環境,金融機構應當從理念、體制、產品等方面對金融管理與服務做出創新,以推動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為經濟增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而作為學生,我們也需要懂一些金融管理與服務的知識,為以后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焜.當前形勢下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3):114.
[2]鐘小平.淺談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J].中國商論,2018(16):107-108.
本文指導老師:盧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