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
摘 要: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生態有關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為了不讓生態問題成為困擾人們生活和發展的因素,生態園林設計的必要性日益顯現出來。目前城市的景觀設計重心已經漸漸向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方向發展,而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配置又關系到設計是否合理,能否達到最優。另外,研究植物本身就是研究一種美學,為了使生態園林建設與城市建設相協調、園林景觀建設和植物配置相協調,建立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建設,最好相關的研究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一、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1.1因景得宜
地形規劃是造園的基礎,也是造園的必要條件。《園治·興造論》中:“因者:隨基勢高下,體形之端正,礙木刪椏,泉流石柱,互相借姿;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經,頓置婉轉……”,即因不同的地點和環境條件靈活地組景,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的美景為我所用,因此,地形的規劃對景點的布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造園前必須進行地形規劃。
在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實踐中,要依據城市原有的立地條件、地域文化等進行景觀設計。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才能創造出滿足人們需求的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為人們所接受與歡迎
1.2.適度性原則
事物的變化存在一定的界限,在界限之內量的增減并不會改變事物的質,一旦超過界限就會引發事物的質變。在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實踐中,必須遵循適度性原則,要實現景觀與其他各個方面之間的相互協調,通過適度性原則創造節約、美觀、適用的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
1.3經濟性原則
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人們創造更加舒適與愉悅的空間環境。因此,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豪華消費,不能以過度開發環境與資源作為創造景觀效益的代價,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觀點,對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在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要盡量采用綠色材料,同時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有效利用
二、現狀分析
2.1植物種類單調
體現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園林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原則,也就是說同一個物種數量不能過多,否則會給人造成單調乏味的感覺。并且在生態園林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本地的氣候特點,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四季常青,能夠做到四季分明為最佳已獲得更好的觀賞性
2.2夸大植物觀賞性,忽視植物功能性
城市園林建設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人們往往比較重視植物的觀賞性而忽視了植物該有的功能性,一些地方在生態園林的設計上過度去追求其視覺上的效果,卻不重視生態園林最重要的生態方面的作用。例如:在一些有霧霾風沙的城市,僅僅為了追求美觀,卻在設計中選用矮灌木等不具備防風防霾效果的植物,這種做法無法滿足該城市中生態園林應提供的生態作用,追求了美觀卻對城市和居住其中的居民帶來諸多不便
2.3植物種類毫無創新,缺少地方特色
有些地方在生態園林設計中過度地借鑒與模仿其他地區成功案例,甚至連植物的種類都一層不變,完全對當地的氣候因素和土質缺乏思考,直接導致較低的植物成活率,這樣反而得不償失,增加了園林的維護費用。同時這樣也達不到地方特色傳揚效果,又如南方內陸某些地區一味照搬江浙一帶小橋流水的生態園林設計模式,使得園林的樣子千篇一律,枯燥單調。還有甚至部分地區為搏眼球,在生態園林建設中試圖引進國外稀有品種,這不僅耗資巨大,還使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外來物種的威脅,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
三、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以及植物配置模式
3.1遵循景觀設計原則
統一性的原則。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相關的線條、色彩、比例以及質地都進行進一步的變化與完善,在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多樣性的設計特點,并且,在整體的構建方面應該融合統一性的優勢,這樣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才能進一步展現和諧統一、生動活潑的雙方面內容。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統一性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展現,在同一種進行變化的內容滲透,最終實現景觀與其他各個部分的內容進行相互協調
3.2植物的配置方式
1)積極運用一些本土植物
在進行園林植物的選擇過程中,還應該重視顏色的搭配,這種顏色的搭配可以最大程度上為城市園林景觀增加色彩。例如,桂花等。鄉土樹木的多樣性,可體用植物資源多,為園林的建設設計提供了方便。在園林里可作為景觀,在局部形成了一到特色的景觀,表現出了大自然的美好。園林的建設中優雅的植物也不能缺少。鄉土樹木植物也可以作為空間的分割,遮擋,陪襯,起到防護作用。在特色園林建設中,本土植物是基礎。使用本土植物材料,運用美的手法,對植物的形式,體現色彩上要充分和當地地域特色和人文鄉土相結合,充分發揮當地樹木的特色和功能
2)層次分明的植物配置
在城市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該將層次分明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規劃,這種規劃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態型園林景觀配置單調的現象產生。使用綠草、花卉以及喬木等不同的植物類型進行不同樣式的多種層次藝術搭配,使得整個生態型園林景觀能夠達到豐富的層次以及色彩效果。如高1m的黃楊球,高3m的紅葉李,配置高5m的檜柏和高10m的楓樹,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過程中,應該將從高到低,層次分明的原則進行進一步的實現,不同地花期應該進行分層的搭配,延長整個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觀賞時間,保證所有的植物都能夠進行充分的運用,形成比較具有自身特色的觀賞效果
結束語
總之城市進程的不斷地發展與逐步的推進,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在進行著進一步的提升,想要將城市中生態型園林建設進行進一步的規劃與完善,就應該對現有的城市風貌以及城市文化進行逐步的了解,在該基礎上對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進行統一性的整合。在進行生態型視域園林景觀的設計與植物的配置過程中,會出現不容忽視的設計與配置沖突,想要將該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處理與解決,就應該在現有的城市景觀設計背景下進行進一步的提升,以保證該內容的實施能夠為城市今后的發展提供最扎實的基礎保證
參考文獻
[1]吳玉.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中外建筑,2011,01:105-107
[2]黎鵬展.基于生態節約型視域的園林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藝術科技,2015,11:232